【导读】历史的经验启示我们,并不仅仅是英雄豪杰才能建立丰功伟业,青史留名。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或因义气救主,或因智慧救国,甚至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个中真谛:小人物,大能量。
故事一:三百义士
公元前645年,秦国与晋国在韩原(今陕西省韩城市境内)开战,秦穆公英勇善战,一马当先,不幸陷入晋军重围,身负重伤。在此千钧一发、生死存亡之际,突然冒出300勇士,如豺狼饿虎,亡命拼杀,救穆公于危难之中。他们杀声震天,吓破敌胆,晋军仓皇撤退,晋惠公战车不幸陷入泥沼之中,反被擒缚。
这群从天而降的勇士,本是岐山之下的300野人,曾经不懂事偷杀分食了秦穆公丢失的一匹宝马,政府官员为了讨领导欢心,要将300野人处死。穆公说:“君子不会因为自己丢失一匹马而残杀百姓。我听说酒肉不分席,吃美味马肉没有茅台为饮,会伤身体的。你们把我别墅地窖室储藏的30年好茅台赐给他们吧!”
此番300野人听闻秦晋开战,皆群情激奋:“现在是时候为君王效力,以报当年恩情的时候了!”他们个个踊跃参军、报效祖国、推锋争死,以报食马赐酒不杀之德。
穆公良马之失、佳酿之赐,不过九牛一毛耳!却冥冥中救了自己一命,更让秦国度过危机,反败为胜!对普通百姓来说,达官贵人的毫末之施却如天恩雨露,必当涌泉相报,舍命相随!
韩原之战影响了秦晋两国的关系走势,并最终促使晋国国君晋惠公父子倒台,秦穆公扶植公子重耳登基,是为晋文公。
三百义士,英勇救主,一饭之恩,终生铭记。
故事二:弦高救国
公元前628年,秦穆公(此公在位时长39年)不顾朝中老臣蹇叔、百里奚的反对,命令孟明视(百里奚儿子)、西乞术、白乙丙(此二人为蹇叔儿子,不要问我为什么名字这么奇怪,春秋战国以前的人取名字时喜欢搞怪,比我们活泼多了。)三人为将,千里行军,借道晋国,偷袭郑国。
大部队行军至滑邑(今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郑国商人弦高正好赶着自己辛苦蓄养的十二头牛,打算卖到周国(今陕西宝鸡周原)去,希望能够通过国际贸易手段赚点外汇,不巧此时撞见秦兵,害怕被杀。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立马把自己的十二头肥牛献给秦军,并发挥自己在商战谈判时的娴熟技巧:“我们郑国国君听说西方大国要来敝国考察指导工作,特意派小臣我出国来迎接贵宾的驾临,特以十二头肥牛之薄礼先小小的犒劳一下贵军,等到了郑国,我们国君将亲自满汉全席招待,为各位贵客接风洗尘!”
三位年轻帅气官二代少将勇力有余,狡猾不足,听弦高一忽悠,大惊:“郑国原来早有防备,现在伐郑已经散失奇兵偷袭的效果了,与其伐郑失败,不如拿小小的滑国开刀解气吧,出来一趟,千里行军总得打点猎物回家,否则如何向君王交代?”遂灭滑国。
滑国乃处在晋国、郑国的交界处,历来都是晋国的小弟,小弟受欺负,大哥哪有不管的!这都不管以后还怎么当带头大哥?
晋襄公(晋文公重耳之子)听说秦国灭了滑国,暴跳如雷:“匹夫秦穆公,欺负我爹刚死,藐视我年少孤苦,我借道给他,不过是想让他帮我收拾不听话的郑国,他竟然不讲信用,在我守丧期间欺负我家小弟,是可忍,孰不可忍!我现在命令晋国全体将士,身穿丧服,伏击秦军返途必经之地:崤山。全歼灭之!以雪此辱!”
秦晋崤山之战,秦兵全军覆没,三位帅气的公子哥将军做了晋国的俘虏。
秦军之败,起由弦高;郑国之存,皆因弦高。
一介末商,三言两语,存身救国,何其伟哉!
来源网络,作者王泽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