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月考,班上学生考得不理想,步入高中后的第一次考试,他们被严重的打击了。望着那成绩单,没几科是及格的,英语40多分,物理20多分,化学30多分,生物50多分。。。孩子们垂头丧气的,见到我都表示出一种怀疑自己的态度,他们的眼神里透露出“我不行”的落寞。
是的,我在的这个学校是这里较好的学校,这里的学生都是从各个乡镇上来的备受初中老师喜爱的学生,班上的佼佼者,考试成绩从来都是九十多,哪里考过这么少的分数?一时间,整个班级都充满着一股压抑的气氛,往日的笑容在这两天消失殆尽,寻不到踪影。
其中,有个学生,先称她为小燕吧,属于那种有目标肯努力的孩子,在班上除了必要的活动外都是在学习学习,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比班上任何一个学生都要努力,其努力程度比我当年高三还要强几百倍。可是,她这次考试很不理想,在班上20多名。小燕过来同我说:班主任,我是不是真的不行?为什么我的付出比别人多很多,收获却很不理想?我都要奔溃了!老师,你说我是不是天生比别人笨?我是不是不适合学习?
作为新老师,我不懂用什么语言来开导她,只能生硬笨拙的说一些大部分老师都会说的话:可能你方法不当,这只是一次失败而已,不要因为一次失败而否认自己。毫无说服力,对学生没有一点开导作用。
当天,我随手翻了翻《青年文摘》里面有一篇文章《如果不成功,你还会努力吗?》,里面讲的是一位高考不如意上了个一般般的大学,然后在毕业之际想全力以赴参加最后一次最公平的考试--考研。她所选的是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考过研的都知道,跨专业有多难,更何况是考的是名牌大学。整整一年,她和另外一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努力奋斗,因为一大早去背书,图书馆未开门,冻得连同门卫叔叔看不下去,提前放他们进去学习。拼命的努力看书、做题、背单词……早出晚归,最终两个人却都以几分之差落榜。作者一直没有哭,却在收拾东西时,门卫叔叔的一句问候让她两泪流满面。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两个倔强的人在无声的哭泣,那么让我心酸。是啊,那么困难,那么努力最终却以几分(作者好像是两分)落榜,是我早就崩溃了。作者全心考研,从没找过工作,而近研没考上好工作可能没了。
故事的转折就出现在这里,在找工作过程中,因为她考研的努力而使她获得一家好公司的邀请,还是自己喜欢的领域,还让她在公务员考试中拿到第一名(考研时政治复习得好),工作就这样找到了,虽然比其他同学找得晚,但最终还是得到了自己满意的岗位。
这文章让我眼前一亮,我觉得我可以这样来开导学生!第二天的班会课上,我这样和他们说: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篇我昨天看到的文章,题目是《如果不成功,你还会努力吗》,是的,同学们,如果不成功你还会努力吗?在这里我同样也问大家一句,如果你的努力得不到你想要的回报你还会努力吗?(大部分学生沉默,小部分没有底气的回应,会)大家先听我讲完,然后再回答。(接着我给他们讲述这个故事,讲到在门卫面前哭泣那里)同学们,是不是觉得他们两个的努力都白费了呢?是不是他们所有的付出都没有了回报呢?(同学们沉默不语,一个个抬头等待我继续往下讲)当我讲完整个故事的时候,同学们的神情有所改变,有的直接进入思考状态。我继续进行引导:
同学们,文章中的作者比你们都还要努力,都还要拼命,虽然最后她没有考上研,但是他们因为准备考研的努力最终找到了好工作了呀,同学们,我们能因为他们没有考上研而否认他们的努力吗?我们又能因为他们没考上研而说他们的努力白费了吗?不能,都不能,正是因为当时她的努力才让她获得公司的青睐,才让她获得公务员考试第一名。
同学们,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的不成功而否认自己的努力,有时候,努力的回报是立马可见的,但有时候,它可能正在来的路上。你现在的努力,你的收获可能是在这次考试获得好成绩,也可能是在下次,可能是下下次,更可能是以后出到社会上收获其他方面的成绩,就像刚说的那位作者,她之前的努力虽然没有获得她想要的考研上,但它在另一方面给你回报了。
所以同学们,努力,是要的,但当你的努力暂时得不到你想要的回报时,不要伤心,不要低落,调整好心态,继续努力,因为,你的努力总会有回报的,也许是在现在,也许是在未来,也许在你想的方面,也许在其他方面!
那么,同学们,请问如果你的努力得不到你想要的回报,你还会努力吗?
“会!”
段考,小燕的成绩第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