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菇凉无比焦虑的给我讲:我在这家公司已经工作七年,我已经没有发展了,跳槽没有勇气,继续呆着看不到未来。
我问她有没有反思过原因?这七年来自己的竞争力提升了多少?为自己的认知升级做了多少努力?
这菇凉无比懊恼的说:自从考上研究生后,这十年来我都没怎么学过习。感觉自己就是比过去增加了年龄,除此之外什么也没增加。
是啊,一个人的认知周期是十年,即这十年才想起来要迭代一次,所以发展停滞好似是必然的结果。
认知周期就是一个人认知迭代的速度和时间。迭代是这几年特别火的词语,简单来讲就是更新换代,保留上次的优势,改掉上次的BUG,每一次的迭代都意味着一次升级。认知迭代就是保留原有认知的优势,并且快速用新的认知去替代已经落后的认知。
每个人就如一个产品,初始配置都很简陋,然而就是因为在后期迭代的方向及迭代的周期不同,导致了最后产品呈现出来的竞争力就不一样。
有的人认知周期是十年,有的是一年,有的是一月,而有的人是一天,这里面的差别就是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差异。
就如每个人都想要财务自由,而我们都知道必须让钱为我们工作,才能更快速的实现财务自由,而这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让钱的循环周期尽可能的多。
假设是1%的利息,如果是周息,即1.01的52次方,最后的结果是1.68,算下来的利息是68%。也就是说,你有100万的话,一年可以赚68万。
如果是月息,即相当于1.01的12次方,算下来的利息是13%。也就是说,你有100万的话,一年可以赚13万。
如果是年息,算下来还是1%。也就是说,你有100万的话,一年可以赚1万。
基础值都是100万,仅仅是因为循环周期不同,相差了68倍。
用这个也可以类比每个人之间的差异,每周迭代一次自己的人会比每年迭代一次的人,认知升级的速度是68倍。
如何实现认知的快速迭代呢?
首先是心态。
如果一个人觉得迭代不重要,那么就不会去付诸行动。人类从本能上是拒绝迭代的,因为迭代意味着改变,而改变是极其痛苦的一件事情。
稳定是人类的本能渴望,然而稳定的副产品就是能力的停滞。
要克服这种稳定的本能,就要想办法让自己置身在多变的环境中,例如参加外部的培训和学习等。
就如我的一个学员说,他原来在移动上班,用了6年时间达到了他预定的目标,比一般同事快了至少两年,他觉得超有成就感,然而,在他去阿里交流学习一个月之后,他说变得无比焦虑,因为他发现如果按照阿里的速度,他至少可以节约一半的时间。
其实是技能。
迭代意味着升级,如果技能上缺失,也很难让迭代有效进行。
就如很多人都知道阅读是最快速也最便宜的自我认知升级之道,然而很多人不会选择有效的阅读书籍没有掌握有效阅读的方法。
我现在做了三期读书的打卡群,每期都会安排不同的导师讲课,就是为了赋予这些打卡群的成员阅读的技能,当然跟了三期下来的学员,阅读的能力明显提升。
最后是周期。
一定要想办法压缩迭代的周期,相信时间的复利效果。
就如历史上的泰坦尼克号悲剧,那么豪华的一艘船,其实一次迭代都没有完成就沉没了。
很多人被成功学的“一万小时定律”所蛊惑,好似认为一件事情只要干够一万小时就一定能够成功,其实呢?如果没有认知周期的迭代,只有时间,就是两万小时也没法让一个人成功。
例如那些每天都在追剧的人,即使看够一万小时的电视剧,也没法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什么质的飞跃。
周期也就意味着要做关键节点的反思和改进,而不是一味的在上面耗费时间。
王尔德说:人都活在世上,但是严格地说,很多人只是在世上,并没有活。
“在世上”仅仅是活着的时间,而“活”就是要通过更快的认知迭代周期,让自己的生命体验得以进展,不断地获得新的体验。
我特别喜欢《爱丽丝奇幻梦境》中的一句话:在我们这个世界,只有不停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这个时代,我们也是只有不停的加快认知迭代,才有可能留在原地不落后,而想要进步,就要让认知迭代的周期更短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