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刚踏进家门口,张志成就跟了进来。三娘听到声音回头一看是张志成,惊喜地问:“志成哥哥,你怎么来了?”看着眼前女子娇俏可人的脸庞,张志成的心底不由地升起一股柔情,笑呵呵地答到:“早起砍了几担柴,给李伯父送来,给他老人家省些辛苦”。三娘笑得眼睛眯成了月牙,一面道谢,一面赶紧招呼着志成把柴放下,又留志成一起吃早饭。志成赶忙推说家里娘还等着,变慌张地离开了。
这边三娘的爹娘对志成也是十分感激,连连夸赞他是个踏实勤快的好孩子。
这天到了中午,三娘刚去田里给哥哥和父亲送完午饭,回家的路上又遇到了赵公子。
赵公子身材微丰,却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举手投足间透着一种文人的儒雅,又待人亲切,身上全无富家公子的骄奢之气。
赵公子拿出几张图样,和一袋子银钱递给三娘说:“你绣的手绢真是好,我送给了家里的姊妹并好友,人人都喜欢的不得了。这是我新得的几个花样,麻烦李姑娘再帮我绣几条可好?这手绢不急,只在你闲时绣就可以,万不用熬夜赶工”。三娘听着赵公子贴心的嘱咐,又想到王婶早晨的话,沉思了片刻,咬了下嘴唇,抬起头直直地看着赵公子问到:“赵公子,小女心里有些疑问,不知能否请赵公子您解答一二?”赵公子看着三娘认真的样子觉得十分有趣,立刻回说:“姑娘请问,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三娘鼓了口气,问到:“城中那么多有名的绣娘绣坊,赵公子为什么偏要来订小女的手绢呢?就是承蒙关照,为公子绣了几次,可是想必公子家也用不到这么多吧?”
赵公子听到三娘天真直白的发问不禁放声大笑起来,反问道:“那李姑娘以为是什么缘故呢?”
“这.....”三娘没想到赵公子会反问,话到嘴边却羞于启齿。但想到如果继续这样与赵公子来往,莫说王婶误会,万一志成哥哥误会了可怎么好。“这......”三娘吞吐半天,赵公子在一旁绕有兴味地盯着她看。终于,三娘鼓起勇气问到:“莫不是得赵公子错爱......”看着赵公子的眼睛,三娘话说一半又说不出口了。这时,反倒是赵公子严肃了起来,看着三娘的眼睛深情地说:“没错,我对姑娘心仪已久。自从第一次在集市上相遇,姑娘仗义执言,为被冤枉为小偷的小乞丐作证,在下就决定要迎娶姑娘,这才借购买手绢的机会多次前来,只为与姑娘多些相处。”
听到这样一番话,三娘对赵公子的坦诚又惊讶又感激。三娘随即真诚地说道:“承蒙公子错爱。只是小女早已有心上人,我俩青梅竹马,有自小一起长大的情分,虽然从未言明,但我早已决心非他不嫁。这手绢公子若需要,小女一定尽心尽力为公子绣制。若公子想起了更合适的绣坊,尽可将图样和定金收回,小女十分感激公子之前的订购,以后若是有需要小女也还是十分愿意为贵府做些针线活计。”
赵公子看着三娘的样子坚定又从容,想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心里不禁一阵失落。但很快又调整情绪,温和地对三娘说:“这手帕我确实需要,定金你收下,三日后我派手下的小厮来取,可好?”
“好,三日内必定为公子绣好”。三娘嫣然一笑,顺势行礼。赵公子回礼,遍不再纠缠,转回府中。
张家那边,志成看了又看正在织布的母亲,犹豫再三,终于坐到母亲对面开口道:“娘,您之前说,将来我若娶妻,就将您的玉镯赠与新妇”,张母听见这话立刻停下了手里的活计,欢喜地看着儿子问:“怎么,是要去李家提亲吗?”志成低着头,不敢看母亲的眼睛,闷闷地说:“不是。最近赵员外家的赵公子多次来找三娘,怕是对三娘有意。我与三娘自小一起长大,若他日三娘出嫁,儿子想把这玉镯送给她当做贺礼”。张母闻言默默了半天,心疼地看着儿子,最终叹了口气,转身回屋拿出玉镯交到了张志成手上。
傍晚时分,张志成来找三娘,正遇见三娘在水边洗衣。志成便慢慢地蹲在三娘的旁边。“怎么了,志成哥哥?有心事?”三娘看志成的步子就发现他和平时不太一样。张志成从怀里掏出用手绢包着的玉镯递给三娘,说:“你也不小了,想来也快订人家出嫁了,这是给你的贺礼。出门子总要有一件像样的首饰。”三娘听得一头雾水,皱着眉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听说赵公子最近多次找你订手绢,只怕是有意于你。赵公子名声不错,家世也好,是个可以托付的”。志成说着话心里觉得一紧一紧的,到最后几个字时慌忙停住,恐怕三娘听出异样。
三娘看着志成哥哥蹲在那,低着头的样子,觉得又好气又好笑。站起来一把丢下手里的衣服,溅起的水打湿了志成的鞋子。志成也赶紧站起来看着三娘。三娘低了下头,往志成的方向走了两步,抬起眼睛从志成的头发看到他的眼睛,对视的一瞬间就慌忙看向了地下,轻柔地对志成说:“你放心,赵公子想必不会再来找我了。我俩自小一起长大,从来都是无话不说,我一直当你是朋友,是知己,怎么长大了你就不明白我的心了吗?”说完,嗔怪地看了志成一眼。志成一时僵在原地,惊喜交加,结巴了起来:“你是说你拒绝了赵公子吗?可是我,可是赵公子,三娘......”三娘不忍心让志成着急,赶紧接过话来:“志成哥哥,我只告诉你一句,此生,三娘非志成哥哥不嫁”。说完,三娘便微笑着转身跑回了家。
志成楞楞地看着三娘渐渐远去的背影,把玉镯重新放入怀里。傻笑着蹲下收拾起了被三娘忘记的衣服,一边想:这玉镯是要请娘好好挑选个良辰吉日送给三娘。
夕阳西下,志成踏着暖黄色的夕阳又一次走向了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