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本身是一个相对概念,我有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很贫穷。
这本书以每天99美分的支出作为贫穷基准线,位于这条线下的人全世界有10亿。很庆幸我不是其中之一,但我的工作和很多这样的人有关,我想了解贫穷的成因,我想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怎样的帮助才最有效。
两位作者花了15年在全世界(包括中国)实地了解穷人的生活,穷人的决策机制,穷人的所思所想,结论并不乐观,但也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对于我们打好目前这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会有战术上的启发。
站在非穷人的角度,你永远不能理解穷人的思维方式,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说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
书中有大量的实证研究,从受助人的角度来认识各种外部援助的有效性,探索是否应该扶贫,以及扶贫的有效方式。
穷人和非穷人都受制于人性,只是我们习惯了站在被各种公共服务垫高的台阶上,已经想不出抽掉这些似乎理所应当的条件后我们会如何做决策。
为什么贫穷?
千百年来处于劣势的地理环境所致。这一点和《人类简史》、《枪炮、病菌与钢铁》、《中国大历史》的观点如出一辙。不利的环境影响到了经济、环境、公共服务的方方面面,恶性循环难以打破,导致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为什么无法改变贫穷?
穷人的思维模式难以改变。1.短视不做长远规划,因为对未来非常悲观;2.偏向于低价值或炫耀性的消费观念,因为长期匮乏造成的满足偏执;3.宁愿花大钱治疗不愿花小钱预防,因为无钱获取信息导致缺乏常识;4.过于谨慎不敢改变,因为输不起。
所以,一切帮扶政策和手段都要针对这种思维模式的特点,因势利导,好钢才能用在刀刃上。
这本书里采用的研究过程和得到的结论,再次印证了对照试验的科学性,以及查理芒格反复提及的“诉诸利益,不要诉诸理性”、重视“人类误判心理学”。
也许我们不是经济意义上的穷人,但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用穷人的思维模式思考问题,这点尤其需要反思。
本书最后提到的制度安排上的“意识形态、惯性和无知”,直接戳到了本质。难得看到如此接近真相的实证研究,向胸怀天下穷人的两位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