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理论的应用与实践——读《父母会聊天,孩子更优秀》》

院长的新书到手,迫不及待地翻开阅读。一边阅读,一边反思自己的育儿日常,意识到自己还有一些卡点。今天主要反思石头理论的应用。

石头理论——让孩子讨厌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家长在事件中的态度。

最近,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遇到我不允许做的事情,有时候情绪会很激动,态度也不好,大宝甚至有摔门的现象。这个时候,我的情绪也会随着产生,甚至火冒三丈。

我最开始并没有去反思过,我的“火”是从哪里来的?在我自己的成长中,会认为这是对父母的不尊重,父母一天辛辛苦苦上班挣钱、照顾起居饮食、花费时间精力陪伴,这样做会让父母很伤心。所以,这是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决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孩子的“火”从哪里来?从我身上。当我在面对他们发脾气、叫嚷时,孩子也在无形中习得了这种行为。与其抱怨孩子对自己不够尊重、孩子对自己发脾气,不如反思一下自己平时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的态度与行为。

亲子关系中,妈妈的角色应该如何当,当的怎么样,决定了孩子的角色。反思自己的生活中,有时候会打着“爱”的名义、“为你好”的名义,给孩子施加压力;自己有委屈和不满的时候,孩子会成为发泄对象。试问:孩子凭什么要承受这些?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当孩子把我们的问题进行了一个放大或呈现时,我们还浑然不知,把孩子和问题放在一起。

少抱怨,多学习,多反思,才能有所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