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她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至今还是一个谜。
多少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上下求索,力图圆满地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仍然争论不一。关于地球的起源,目前有四种学说,到底哪一种学说可靠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第一种是彗星碰撞说。1749年,法国生物学家布封提出的“彗星碰撞说”,曾一度引起人们的注意。他认为,一颗彗星与太阳相撞,从而产生了许多碎片,碎片冷却以后形成了地球及其他几个行星。即地球是由于彗星碰撞太阳而形成的,这一学说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曾一度引起人们的注意。
第二种是微星学说。1900年,托马斯、卓乌德·章伯伦和弗瑞斯特·雷·摩尔顿3名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中重新拾起布封的理论。他们认为,在很久以前,当另一颗星体经过太阳附近时,在引力的作用下,彼此间各有一部分脱离了它们的母体而形成了新的个体,这些新个体在引力作用下急剧地旋转,从而获得大量的角动量。这些个体分离后渐渐冷却下来,体积也随之减小,成为固体或是微星,微星在进一步碰撞时形成行星。来自两颗星体的物质聚集在一起,形成行星家族,这一假设称为“微星学说”。
然而,1920年,英国的天文学家阿瑟·斯坦莱·爱丁顿却指出,从太阳或其他恒星分离下来的物质都很热,它们在扩散到宇宙空间前,还未来得及冷却就会消散掉。即使在某种未知的过程下凝聚成了行星,运行的轨道也不会像现在太阳系中的轨道那样有规律。所以“微星说”并不合理。
第三种是俘获说。这种学说认为太阳从恒星际空间俘获物质,形成原始星云,后来星云凝聚成地球和行星。例如,1944年原苏联地球物理学家施米特提出,太阳俘获的旋转气体,也就是尘埃中的固体粒子,最终凝聚形成地球和太阳。
最后是气体潮生说。这一学说由英国物理学家金斯在1930年提出。他认为,原始太阳是一个灼热的球状体,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物质组成。后来,一颗质量比它大得多的星体从距离它不远的地方划过,在这个星体的引力的作用下,原始太阳出现了凸出部分,并逐渐被拉成烟状长条。这些从原始太阳中分离出来的长条状稀薄气流冷却凝固后分成了许多部分,每一部分都聚集成了一个行星。气流中间部分最宽,密度最大,于是形成了较大的木星和土星;气流两端稀薄些,于是形成了较小的行星,如地球、水星等。
各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缺乏确凿的证据,所以直到今天,地球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仍然还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