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7月17日22:48:58
设计理论
函数依赖
记 A->B 表示 A 函数决定 B,也可以说 B 函数依赖于 A。
如果 {A1,A2,... ,An} 是关系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的集合,该集合函数决定了关系的其它所有属性并且是最小的,那么该集合就称为键码。
对于 A->B,如果能找到 A 的真子集 A',使得 A'-> B,那么 A->B 就是部分函数依赖,否则就是完全函数依赖。
对于 A->B,B->C,则 A->C 是一个传递函数依赖。
异常
以下的学生课程关系的函数依赖为 {Sno, Cname} -> {Sname, Sdept, Mname, Grade},键码为 {Sno, Cname}。也就是说,确定学生和课程之后,就能确定其它信息。
Sno | Sname | Sdept | Mname | Cname | Grade |
---|---|---|---|---|---|
1 | 学生-1 | 学院-1 | 院长-1 | 课程-1 | 90 |
2 | 学生-2 | 学院-2 | 院长-2 | 课程-2 | 80 |
2 | 学生-2 | 学院-2 | 院长-2 | 课程-1 | 100 |
3 | 学生-3 | 学院-2 | 院长-2 | 课程-2 | 95 |
不符合范式的关系,会产生很多异常,主要有以下四种异常:
- 冗余数据:例如
学生-2
出现了两次。 - 修改异常:修改了一个记录中的信息,但是另一个记录中相同的信息却没有被修改。
- 删除异常:删除一个信息,那么也会丢失其它信息。例如删除了
课程-1
需要删除第一行和第三行,那么学生-1
的信息就会丢失。 - 插入异常:例如想要插入一个学生的信息,如果这个学生还没选课,那么就无法插入。
范式(Normal Forms)
范式理论是为了解决以上提到四种异常。
高级别范式的依赖于低级别的范式,1NF 是最低级别的范式。
1. 第一范式 (1NF)
属性不可分。
2. 第二范式 (2NF)
每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键码。
可以通过分解来满足。
分解前
Sno | Sname | Sdept | Mname | Cname | Grade |
---|---|---|---|---|---|
1 | 学生-1 | 学院-1 | 院长-1 | 课程-1 | 90 |
2 | 学生-2 | 学院-2 | 院长-2 | 课程-2 | 80 |
2 | 学生-2 | 学院-2 | 院长-2 | 课程-1 | 100 |
3 | 学生-3 | 学院-2 | 院长-2 | 课程-2 | 95 |
以上学生课程关系中,{Sno, Cname} 为键码,有如下函数依赖:
- Sno -> Sname, Sdept
- Sdept -> Mname
- Sno, Cname-> Grade
Grade 完全函数依赖于键码,它没有任何冗余数据,每个学生的每门课都有特定的成绩。
Sname, Sdept 和 Mname 都部分依赖于键码,当一个学生选修了多门课时,这些数据就会出现多次,造成大量冗余数据。
分解后
关系-1
Sno | Sname | Sdept | Mname |
---|---|---|---|
1 | 学生-1 | 学院-1 | 院长-1 |
2 | 学生-2 | 学院-2 | 院长-2 |
3 | 学生-3 | 学院-2 | 院长-2 |
有以下函数依赖:
- Sno -> Sname, Sdept
- Sdept -> Mname
关系-2
Sno | Cname | Grade |
---|---|---|
1 | 课程-1 | 90 |
2 | 课程-2 | 80 |
2 | 课程-1 | 100 |
3 | 课程-2 | 95 |
有以下函数依赖:
- Sno, Cname -> Grade
3. 第三范式 (3NF)
非主属性不传递函数依赖于键码。
上面的 关系-1 中存在以下传递函数依赖:
- Sno -> Sdept -> Mname
可以进行以下分解:
关系-11
Sno | Sname | Sdept |
---|---|---|
1 | 学生-1 | 学院-1 |
2 | 学生-2 | 学院-2 |
3 | 学生-3 | 学院-2 |
关系-12
Sdept | Mname |
---|---|
学院-1 | 院长-1 |
学院-2 | 院长-2 |
ER 图
Entity-Relationship,有三个组成部分:实体、属性、联系。
用来进行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的概念设计。
实体的三种联系
包含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三种。
- 如果 A 到 B 是一对多关系,那么画个带箭头的线段指向 B;
- 如果是一对一,画两个带箭头的线段;
- 如果是多对多,画两个不带箭头的线段。
下图的 Course 和 Student 是一对多的关系。
表示出现多次的关系
一个实体在联系出现几次,就要用几条线连接。
下图表示一个课程的先修关系,先修关系出现两个 Course 实体,第一个是先修课程,后一个是后修课程,因此需要用两条线来表示这种关系。
联系的多向性
虽然老师可以开设多门课,并且可以教授多名学生,但是对于特定的学生和课程,只有一个老师教授,这就构成了一个三元联系。
表示子类
用一个三角形和两条线来连接类和子类,与子类有关的属性和联系都连到子类上,而与父类和子类都有关的连到父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