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小分队,2018年第38周。
9月,17日。
临睡前照例看一眼Q和微信,朋友S分别发来一张截图:好友纪念日,8年前的今天我们成为好友。
2292天的时间,看起来如此漫长,但和她在一起的时间,却显得步履轻盈,时光匆匆。
不知不觉中,陪伴我走过十年八年的朋友,越来越少,能够留下来继续同行的,必然万分珍惜。
这一段话,就说与她听吧。希望她还有耐心,能在今后若干个八年里,继续包容我这样一个生性有点儿“冷漠”的呆头鹅,彼此陪伴,一直走下去。
初相见时,我一脸茫然,这个有着男孩名字的圆脸小姑娘,甜甜的笑容、酥酥的语音,还因工作原因,练就一双持有生花妙笔的小手。
第一印象虽然不错,但对于我这样一个脸盲,哪怕是自己喜欢的明星,都会模糊到记不清长相,更不要说只是工作关系的同事或仅是偶有交集的某个团队成员。
当时以为接触后不会再有更多来往,便如同其他打过交道的陌生人一样,礼貌而周到点到即止,转过身可能就忘到后脑勺。起码之前来过的几个工作伙伴,在一起时谈笑风声,再路遇不过是点头之交。
没想到,这个小家伙还真不一样,笑脸迎人且小嘴巴很甜,却绝不会给人以刻意迎合的印象,只是觉得在一起如沐春风,哪怕不主动讲话也丝毫不会尴尬,对于我这样情商不算太高,交友原则又以“看心情”为主的人来说,煞是欢心。
工作之余,有了更多互动。说是互动,貌似也是被她带动而已。时不时电话、短信或Q里意想不到的问候,突然间的邀约,还有断断续续的小礼物,让“不太愿意欠人情”的我,不得不礼尚往来。
一来二去,她便成为小恬喜欢的小姨,而我也多了一个愿意经常吐吐槽的好友。
现在回想起从前,记忆大都随风而逝,但对于S来说,有一些“人情”却始终记得,虽然不会、也不可能还清。
比如当小恬还是小不点儿的时候,她总在生日或某个重要日子来临之前,贴心地“顺便”送给我一些“偶然逛街时”看到的漂亮裙子和衣服,尽管知道不是什么贵重礼品,但心里总会暖暖的。自己的孩子被她人喜欢和认同,真是一种说不出的开心。何况这些所谓的重要日子,心大的我基本没有印象,大多是S提醒,且多次批评我不够关注生活细节。
比如,当我在职场或是生活中遇到问题而闷头生气而解决不得法时,她总会通过短暂的聊天发现隐情,然后以“陪她散心或者排解孤独”等理由,约我出去一起吃个饭、走一走。甚至这么多年来,与除家人外的“外人”看第一场电影,端着一次性纸碗走在街上大吃麻辣烫的记录,也经由她才有可能得以实现。要知道,我是宁可一个人做这些看起来有点别扭或者很LOW的事,也不太愿意和他人尴尬相处的“自由异类”。不过,跟这个小家伙在一起,哪怕仍然略略有些气氛微妙,最后也被她温暖的笑容和善解人意的“话聊”驱散于无形。
这些年来,我心心念念渴求的“生活永远是最高梦想”实践版,她已用行动在我的生活中留下深深烙印。
拥有共同语境且相处甚欢的朋友,大不易。价值观的不同、相处模式的渐变,以及时间空间的距离,每一个微小的变量,都有可能引导曾经亲密的朋友,分别走向不同的轨道,也许自此便进入平行空间,不再有交集。
人生短暂,相遇相惜的机率并不高。八年,占去目前人生的五分之一。如果算上明白事理后有自主选择的时间,这个数字则更显漫长。遇到她,是我的幸运。
或许,包括S在内的朋友们,早晚会曲终人散,各行其道,散落天涯。但每一段平淡却值得铭记的同行时光,都值得纪念。
因为经常会忘掉家人的生日,也会忘掉很多有意义却依然平凡的日子,这个日子,今后也会大概率在脑海中消弥无形。那么,趁着有心之时,拙笔涂鸦,留待日后追忆。
是以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