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领导找我谈话,我已作好听他碎碎念的准备,可这一次不一样,除了开篇的念叨外,最后直接指出了我的问题所在:遇到问题拐弯,做会做的事然后把难题搁置。我心里为之一震,这确实是我深层次的一个问题。
工作中,当领导交代的事情很有难度的时候,也会想办法去学,去请教,当一次次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就觉得头痛,这种暗示慢慢就觉得真痛。于是乎,就找个理由告诉自己 ,我需要放松一下,现在出去走走,但总不能不做事吧,那就做点会做的轻松的事,一做就来劲了,慢慢地就所难题放下了,当领导不再追问也就摔半路去,理所当然装作忙新的事情。当遇到小的违反纪律的事情,看到同事和领导不高兴有情绪的时候,就告诉自己 ,不要为这一点点小事伤了和气,于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感觉这些事被自己 处理得多么的和谐。
生活中,遇到难题的时候,要么推给老公,要么发通脾气。阅读中,读到难懂的内容,要么跳过,要么直接不读了;学习中,在前期基本的知识上学得比较快,但到后面纵深的发展往往就停滞不前,还是因为遇到难的地方就闪;孩子的教育上,针对他的现状和暴露出来的问题,会制订相应的计划,但往往没有长期的坚持,都只是蜻蜓点水。
纵观自己的这种种,究其原因,是自己 一直呆在一个舒适区里,这里很舒服,只要一旦想跳出去,碰到那个边界,就感觉非常痛苦和难受,就让自己 自然而然又缩回来了。也是因为这种舒适,不愿意去深入思考,思考也是一件累人的事呀。尽管在去年年初就成为樊老师的弟子,知道了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去思考,我也知道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可是,没有让此成为一种习惯,只是在需要写东西的时候偶尔去想,思考那么累人,当然没有看朋友圈舒服呀,于是就把很多时间用在了没能带来知识和成长的事情上面了。一旦觉得自己 有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就很欣喜,有些小得意,貌似已得到真传,无需再有多么的努力。看到身边的进步巨大,又会找合适的理由来安慰自己 :人和人不同,人家的起点不一样,人和人的特长不一样,不用那么努力成为他!很多时候,假装很努力就很满足的样子。到最后呢,就只有:懂得了很多道理,然并卵,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虽然自己 也很想上进,却没有真正想明白什么是自己 的刚需,一定要达到,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被身边那些诱惑的轻松的风景吸引,而到不了目的地。
我想要逃离舒区,也必须要逃离!
就从工作上现在的问题开始。首先,主动思考。当领导只说了他想要的结果和大的方向时,自己主动把这些落到具体上操作上,而不是等他来具体安排,事实证明,他是老板不是我的副总,不能在思想上依赖了有具体的指示。其次,主动汇报。一方面,当自己分解到具体的目标后,主动进行汇报和确认,这样的做法是否是真正想要的,或是这样的做法能否达到他想要的效果,然后再开始行动,而不是自己默默地做,领导却不知道你在做,心里已对你有意见,最糟糕的是等到交出结果的时候却不是他想要的,一切白费!另一方面,当领导交办的工作很难完成的时候,把自己 的想法和问题说出来,可以寻求领导的支持和帮助,甚至是调整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最后,主动学习。当工作遇到难题,不要等,不要怕,主动向总经办领导请教,向同行请教,向书本和网络寻求答案。
学习中,要调整目前什么都想学,都在学的方式,压缩范围,找到现阶段对自己最有帮助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学习。现在,在得到、喜马拉雅、HRGO、十点课堂等APP上都有付费订阅,平时的网课还时学参加,现在还有写作,上个月才考了消防工程师,平时阅读也是没有目的和主题,还想着什么什么完了后,就去学油画,再恢复每周去练口才.......完全 一大杂烩,最后没有任何味道,浪费时间了,浪费精力,都没有效果。首先,暂时不再新订阅知识频道,不参加新的微课,把已经订阅的认真阅读,做好笔记和课后的练习。读书上,根据目前的爱好和工作需要,选择主题阅读,并进行总结、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结合实际生活及工作中的问题来进行思考。线下的活动,一个阶段选择一个,不可同时求多。
其实,最最重要的,是要管理我自己 的精力。放下手机,放下闲聊,放下想不错过任何信息,想要马上回复任何信息的冲动和行动,集中精力在当前所做的事情上。精力集中了,效率和成效才会更高,才会让自己慢慢逃离舒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