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十年前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相比,这本《谈修养》尽管还是以「谈」为题,无疑更近于先生所说的「教训人」的书。或许这种变化是必然的,也是无可奈何的。
先生所谈的问题,几十年后的现在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几乎没有变过。于这本书来说是幸又是不幸,因为这些问题还一成不变,这本书的价值便不会因问题的解决的磨损,也因为这些问题还是一成不变,先生的希望便被证明落空了。
先生在第一篇《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给现代中国青年》中提到:「青年们常欢喜把社会一切毛病归咎于站在台上的人们,其实在台上的人们也还是受过同样的教育,经过同样的青年阶段,他们也曾同样地埋怨过前一辈子人。由此类推,到我们这一辈子青年们上台时,很可能地仍为下一辈子青年们不满。」教育的主导者是上一代教育的产物,所以先生在全书中多次提到的教育改革,我并不抱多大希望。先生已经说过,「性格已固定的一辈子人似已无多大希望」,而这一辈子青年,先生也说过,除了少部分英俊以外,大多数依旧死气沉沉。无论是上一辈还是这一辈,能意识到教育问题的始终只有少部分,力寡势微。虽然教育是问题的根源之一,但从教育着手必然是死循环。
先生大概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想从青年着手,如果能将少部分觉悟的青年化成大部分,下一辈的教育问题便很有希望了。然而先生从青年着手的这些文章,尽管写得很有道理,却很容易变成「教训人」,引发青年的排斥。即便不排斥,先生提到的不少内容也甚为难行。
青年的迷惘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迷惘,青年已经产生了模糊的认知,而保持着这种认知去读先生的书,先生的书并不一定能产生足够的效果。对于走上歧路的人来说,指出正确的路是第二步,第一步要带他回起点才行。
先生对问题的剖析深于治法,读完对先生指出的种种问题有很深的印象(这或许也是因为青年本身对社会问题便有感触),而对先生提出的方法充满茫然。并不是想责难先生,这是无可奈何的。
以《谈青年的心理病态》一文为例,先生指出的青年之病现在犹然,而先生提出的医治法似觉不然。从我的角度看,自我堕落本身是一种舒适,生活生活,为的正是活得舒适,既然如此,何必医治?因此要拯救青年,必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多么难以忍耐。青年把责任推诿给环境,那么更进一步,让它们发现光是推诿责任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不得不(而不是想要)改造环境,这才可以。不然,始终都是「我现在这样子还能过得下去,那就这样子吧」。
当然上面提到的只是全书的一小部分,先生对很多细节问题提出了很有实践性的方法,对一些避讳的话题也直言不讳,这些内容我自以为和先生有共感,也很尊敬能将这些话题流畅自然写成文字来探讨的先生,无庸在此一一提出。同时,尽管先生的书没有发挥预期的效果,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染着类似的病症,但先生的书并不因此折损其价值,如果连先生这样的书都没人写没人读的话,那就真的完了。
201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