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业绩就是数据,就是企业和个人生存的根本,随着企业发展,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也在增长,如果业务奖励不能起到刺激作用,业务人员势必会打不起精神,干劲会慢慢消退,我们公司是个制造业的民营企业,目前公司的业务奖励制度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提成+超额奖励,公司的这个奖励制度用了接近十年了,企业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不能用一概论的奖励制度。
在企业发展初期,为了打市场,公司采取销售提成制。
由于产品在企业发展的初期,知名度不高,需要业务人员开拓市场,每销售一份产品,对应的会有一定的销售奖励,销售奖励=销售额*销售提成,这个阶段销售提成的比例比较关键,如行业的基本工资是5000元,以我公司为例,我公司是一个材料销售+工程安装的公司,是建筑行业的配套企业,每月业务人员基本可以完成20万的业绩,以基本工资为描点,如果提成能达到基本工资的100%,业务人员干劲十足,这时候提成的比例是2.5%,业务人员每天不知辛苦的为公司打江山。
在企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公司开始转变为利润提成制。
当你发现公司产品卖的越多,亏损越多,原来业务人员为了提高销售额,忽视不顾企业的成本,业务人员知道单价越低,量会越大,企业发现了销售提成制的弊端,开始向利润提成制过渡,如产品的成本是2万,销售价格是2.5万,每单就有0.5万的利润,将利润提成的比例定为50%,那业务人员的提成为2500元,如果业务员将价格降低进行出售,如售价是2.4万,则提成只有2000元,因此业务人员必定会以正常价格销售,不会低价销售。
为了产品能迅速的占领其他市场,公司需要业务员去开疆拓土,公司可以采取奖金制。
目前公司武汉市场已经越来越趋于饱和,且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武汉周边的一些市场空间巨大,由于利润提成制的模式,业务人员都愿意在大城市做业务,公司可以朝奖金制调整,在武汉做到100万的销售额拿到的奖金和在三四线城市做到50万的奖金是一致的,比如都是3万元,容易吸引业务人员去其他周边城市打粮食。
这是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奖励制度,但是制度再完美,也是有条件的,目前公司十年不变的业务提成制度,让销售失去了动力。
根据各种制度的优缺点,公司可以根据成本和发展把目标和提成分为几个梯队,每个梯队的目标和提成不一样。
第一层是基本层,公司的成本测算出的目标和提成,选择此档完成只能保证基本的收入;
第二层是起飞层,根据提成系数设计目标,完成后可以拿到一倍的基本收入的销售提成;
第三层为加速层,有挑战性,完成可以拿到2-3倍的基本收入的提成;
第四层为梦想层,相当于超额奖励,完成后可以拿到10倍的基本收入提成。
具体的提成模式为
基本工资+绩效(利润提成)+奖金
假设公司的利润指标为5%,全年业绩目标是500万,每个季度125万,每个月42万
大于5%,系数为1.2倍
在0-5%之间,系数为1倍
-5%---0之间,系数为0.8倍
小于-5%,不予计算奖励
未完成季度指标,不予奖励
第一季度完成42万,则奖励2.5万
第二季度未完成,则不予奖励
完成100%,四个季度完成500万,则奖励十万
如果完成120%,完成600万,则奖励20万
上不封顶
公司目前没有引入奖金制,所以业务员积极性不高,在目前市场竞争及其激烈的前提下,销售想完成120%的业绩实属不易,合理的奖金制度可以将销售进行潜能激发,利润指标的设置也给公司财务部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公司的产品成本核算不能太复杂,否则账务算不清楚,势必给销售不好的体验,起到一定的反作用。
把销售培养成虎狼之师,企业才会有竞争力,企业最重要的还是产品,产品没有竞争力,在信息越来越对称的今天 ,势必会加速企业的衰亡,产品是企业的根本,制度决定企业发展的好坏,企业在每个阶段配合不同的制度,企业才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