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设计研究院的伯纳德·罗斯开设了一门“社会生活设计师”课,旨在帮助人们换一种方式思考该如何达成人生目标。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学生自选课题,完成一件自己向往已久却没有实施完成的事情,或者解决掉生活中存在的某个问题。课题目标自定,可大可小,由学生自己完成,才可获得学分。
而老师的作用就在于,改变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模式。
一,是谁遏止了自己实现理想的脚步?父母,爱人,子女,老板等等都可能成为理由,事实上只有我们自己在自我设限。真相如此明显,找理由就意味着我们没有为自己的行为负起全部责任。比如迟到,那就是对要去的地方,不愿意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总在找理由的人,不可能有彪悍的人生。
二,充分了解自己的行为动机与自身定位。为一切事物赋予意义的人是自己。当我们设定目标,是出自于“自我意像”: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的目的是什么?
有个学生想要修好床,好好睡觉。开始他找不到材料、后来又说没有工具,三周过去了,依旧没有结果,最后他买了一张新床。他在“如何修床”上浪费了三周的时间和精力,但其实他的实质问题是“如何睡好觉“,所以说提出正确的问题,是解决的第一步。
现在很多单身狗有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找到伴侣”,把这个问题的行为动机内究,可以拆分为:
如何才能得陪伴
如何才能有性生活
如何才能让父母不唠叨
如何才能让经济状况好转
如何才能跟上朋友们的生活节奏
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能给我带来什么?视角转变后,新的问题才更接近自己最真正的内在需求。
如果侧重“找到人生伴侣会得到陪伴”, 那么新的问题“”我如何才能得到陪伴“的答案有
1找伴侣。2 上课。3网上交友。4养宠物。4参加俱乐部。5······
由此可见,找伴侣并不是唯一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
有位女士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女儿考上一所好大学?经过几番挣扎后她才承认,这个问题的主要出口是:如何才能缓解自己的焦虑?
三,“准备好”这回事是不存在的。比起通过漫长持久的调研来找一条正确可行的路径,不如信奉以行动为导向的理念。失败是取得成功的必经之路,完成完胜完美。付诸行动,每成功一小步都会促成重大的人生转变。
人们的许多行为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仅仅是习惯使然。临床医学家对大脑各区域的核磁共振成像信号进行解码后发现,在大脑有意识地形成一套和运动相关的思维指令之前,它就已经发出了运动神经信号了,也就是说,在采取行动后,大脑才会形成行动的理由。
思考衡量的时间越多,做决定的痛苦就越久。你可以在10周之内创办一家自己的公司,也可选择去传统商学院学习,用一年时间去策划和计划。当难以取舍时,有一个思路是,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路,最后大都是工作,赚钱,结婚,生子,变老,死去。唯一有区别的是,有人空谈着理想、有人实实在在去行动。
没有白走的路,每步都算数。
四,养成用正向的语言引导自己和别人的思维的习惯。不同的语言描述同一件事物,会导致不同的体验。
虽然|但是 当使用“但是”时,就制造了一人实际上可以忽视的冲突,它起到一种阻滞的效应。比如你说:“我想去看电影,但是我有工作要做。“,那工作和电影就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想去旅行,虽然我怕坐飞机。”那么 ,为了达成目标,你也许会看心理医生,也许会练习冥想 ,或者换一种交通方式。
把不得不改为想要 :“我想要去上班”,那么自然就会GET到上班的诸多好处:得到工资,技能提升,提高效率等。
把不能改为不会:不能暗含无助,不会则意味着自我的选择。
改变了思维习惯之后,人们能认清自己明确的真正目标,不再解释理由,下决心对生命中出现的所有事情负起全责,主动把握自己的未来,并且以正向的思维和语言习惯,走上完成梦想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