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今日悦读】冯敏
【书名】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作者】周国平
【金句】
001:身处一种旷日持久的灾难之中,为了同这灾难拉开一个心理距离,可以有种种办法。乐观者会尽量“朝前看”,把眼光投向雨过天晴的未来,看到灾难的暂时性,从而怀抱一种希望;悲观者会尽量居高临下地“俯视”灾难,把它放在人生虚无的大背景下来看,看破人间祸福的无谓,从而产生一种超脱的心境。倘若我们既非乐观的诗人,亦非悲观的哲人,而只是得过且过的普通人,我们仍然可以甚至必然有意无意地掉头不看眼前的灾难,尽量把注意力放在生活中尚存的别的欢乐上,哪怕是些极琐碎的欢乐,只要我们还活着,这类欢乐是任何灾难都不能把它们彻底消灭掉的。所有这些办法,实质上都是逃避,而逃避常常是必要的。如果我们骄傲的不肯逃避,或者沉重的不能逃避,怎么办呢?剩下的唯一办法是忍。
002: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可改变的只是对命运的态度。一则古斯拉夫祈祷文如此说:“主啊,请赐予我力量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物,请赐予我力量去忍受不可改变的事物。”面对命运,忍似乎是唯一法门。
003:习惯,疲倦,遗忘,生活琐事……苦难有许多貌不惊人的救星。人得救不是靠哲学和宗教,而是靠本能,正是生存本能使人类和个人历尽劫难而免于毁灭,各种哲学和宗教的安慰也无非是人类生存本能的自勉罢了。
004:人生的终点是死,是空无,在终点找不到意义。于是我们只好说:意义在于过程。可是,当过程也背叛我们的时候,我们又把眼光投向终点,安慰自己说:既然结局一样,何必在于过程?着眼于过程,人生才有幸福或痛苦可言,以死为背景,一切苦乐祸福的区别都无所谓了。因此,当我们身在福中时,我们尽量不去想死的背景,以免败坏眼前的幸福。一旦苦难临头,我们又尽量去想死的背景,以求超脱当下的苦难。
【感悟】
读了这本书又开始思考存在和空无,过程和结果,生和死的问题。
确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终点必将是死亡,必将走向空无,那么我们当前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生是我们不能选择的必然存在,死又是我们必将走向的结果,那么我们只好着重于过程,努力为他赋予意义,尽量让这个过程的幸福大于痛苦。而幸福和痛苦又是相对的,每个人感受到这两种感情的门槛不一样,因此才派生出人生百态。
这是我们在正常情况下的生活状态。可是如果我们遇到了像作者一样的巨大的苦难呢?我设想如果是我,我绝对接受不了,我不是精神崩溃就是寻求身体毁灭。可是我仿佛又低估了人们承受苦难的能力,在极端的情况下,人们为了逃避痛苦会选择一种自欺的方式,于是就有了佛学,基督,哲学诞生了。哲学并不能消灭灾难,却能缓解灾难带来的创痛。人们企图用一种超脱的心态看待自身的悲剧,更像是面临灾难时机体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这是人类为了免于毁灭预埋在基因里的法则。
佛学教人空的境界,一切都是空无,都是虚妄,要斩断痛苦,就要斩断情感。我之前一直比较赞同佛学的理论。可是今天我骤然发现,这虽然使人从痛苦中解脱,岂不是也剥夺了让人快乐的能力?就像《禁闭岛》中治疗精神病患的切除脑垂体手术一样,是饱受诟病的做法。是何等的痛苦,才会做出这个选择。难怪每每提到遁入空门,总是带着悲观主义的色彩。
【如何践行】
我基本是边哭边看完这本书的,这个故事太令人心痛。然而痛苦中也给人以启迪。我们惯于漠视的生命,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如此珍贵,生是何等漫长而又短促,苦难是永恒的不可避免的命题。也许人生的种种玄妙我还说不清楚。我们能做的也只有珍惜生命,努力拓宽人生的疆界,为它赋予更多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