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从字面上理解其实就是监听某个事件的发生,当被监听的时间发生了,就会给该事件的监听者法搜没那个消息,告诉监听器发生的一些事情,同时也会把该事件对象发送给该监听器对象,根据这个事件对象监听器可以做一些响应的变化和执行相关的操作,监听器涉及到的模型有三个对象,模型图如下:
(1)事件:用户对组件的一个操作,或者说程序执行某个方法,称之为一个事件,如机器人程序执行工作。
(2)事件源:发生事件的组件就是事件源,也就是被监听的对象,如机器人可以工作,可以跳舞,那么就可以把机器人看做是一个事件源。
(3)事件监听器(处理器):监听并负责处理事件的方法,如监听机器人工作情况,在机器人工作前后做出相应的动作,或者获取机器人的状态信息。
执行顺序如下:
1、给事件源注册监听器。
2、组件接受外部作用,也就是事件被触发。
3、组件产生一个相应的事件对象,并把此对象传递给与之关联的事件处理器。
4、事件处理器启动,并执行相关的代码来处理该事件。
监听器模式:事件源注册监听器之后,当事件源触发事件,监听器就可以回调事件对象的方法;更形象地说,监听者模式是基于:注册-回调的事件/消息通知处理模式,就是被监控者将消息通知给所有监控者。
1、注册监听器:事件源.setListener。
2、回调:事件源实现onListener。
下面是一个模仿监听器的demo,需求:实现机器人工作和跳舞,在机器人开始工作和跳舞之前输出相关提示。
首先创建一个事件源Robot:
参考实例代码listener01 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