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时接到通知,有个为期三天的“高中语文思辨读写教学策略”研讨会,刚听到消息很兴奋,觉得又可以学习了;一看时间安排兴奋劲消了一半,时间是周五到周日,这个周末又泡汤了。
看看同事们,也是议论纷纷。其实说到底也就一句话,周末是属于自己的时间,都有自己的安排,不想就这么白白牺牲了。加上这个培训也是网络教研,所以大家兴趣也不高。
培训两天了,冷眼旁观,一部分老师因为接送孩子上辅导班,所以迟到早退。准时坐到教室里学习的老师,大部分也在备课或者玩手机。真正听课的没几位老师。不禁想起了暑假的新教材培训,可以说暑假的新教材培训就像及时雨,为我们的新教材教学指明了方向;而且这个培训是全国范围内,做课的老师都是全国名师、教材的编写者,可是老师们参与度依然不高。
出现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老师们学习的动力不强,自我提升的意识不强。所以不能也不想去克服各种困难(当然确实有事,无法调整的除外),没有成长的需求,所以对培训不抱任何希望,也无法说服自己心甘情愿在假期里一坐一天老老实实对着电脑进行培训。自己内心没有强大的驱动力,自然就人在教室心在外了。
二是培训方式、时间安排上确实也不合理。高中老师们要么是早上五点多上班,下午五点多下班,要么是上午八点上班,晚上九点多下班,平时休息时间太少,好多老师都是盼着周末、假期可以好好休息一下,陪一下孩子。而培训为了不影响老师们正常教学工作,培训都是在假期和周末进行的,打乱了老师们的生活安排。而且培训时间太集中了,暑假的那次培训第一天培训结束时已经下午七点半了,对着电脑坐了一天到最后一场时,实在人头晕眼花,腰酸背痛。已经没有任何兴趣学了。建议可以更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和一天的培训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