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作品,爱的选择
禅宗三祖僧璨有一首《信心铭》,头两句是“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意思是,大道很简单,修道也很简单,人们之所以觉得修道很难,主要是因为妙用没有定法,应时而变,再者,人们的选择太多,总是挑挑拣拣,定不下心。所以,选择过多的人,修道是很难成功的。如果你没有其他选择,“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修道就太简单了。
2009年之后,我才开始写宗教文化方面的书,至今已经七八年了。在这七八年里,我写了好几个系列的作品,光是“光明大手印”系列,就有十本书,此外我还有很多很多的作品,已经出版的和等待出版的作品,加起来大概已经超过一百本了。但是,很少有人从2009年一直陪伴我至今,更别提一直跟着我做事了。这七八年来,我接触过太多的人,但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过客。他们曾经想要选择修道,也曾经付出过一些时间和心思,但是,能坚持到最后,始终如一地追求者,不算太多。各种各样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离去了,有些人去追求神神道道的东西,有些人去追求灵修,有些人说不清在追求什么。留下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扎扎实实、非常质朴,不注重花里胡哨的东西。所以,我这些年的经历刚好印证了老子的这句话,“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无论是真正的求道、修道之人,还是真正的大道,都是这样。它们不可能是花里胡哨的、贴着各种标签的存在。
大道是一种平常心,是一种质朴无华的生活方式。
今天,有个朋友跟我谈了他的烦恼——他想建立很好的家庭文化,也为此想过很多方法,比如把考勤表贴在墙上,要求孩子每天都要打考勤,还制定了很多奖惩制度,但最后还是没有成功。所谓的没有成功,就是没有改变孩子原有的生活方式,家里也没有形成相应的氛围。一切都像是一种暂时的要求,大家都在造作地遵循一种规则,不知不觉之间,这种规则就被大家遗忘,谁都不愿再去执行了。他问我怎么办。我告诉他,家庭文化是淡然无味的,不是强化训练。
我的意思是,它不是考核制度,不是一种脱离生活的标签和存在,而是生活本身。或者说,它是一种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很难概括和归纳,但大家都不知不觉地这样活着、这样思考、这样选择。
所以,虽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奖惩制度,让孩子们学会选择、养成习惯,但那仅仅是手段而已,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养成一种习惯,将这种习惯变成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存在本身来营造家庭氛围,用这种氛围来熏染和影响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选择这种生活,不需要你用奖惩制度去刺激他。这就是道的妙用,因为没有固定的形式,没有固定的是非与对错,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很难。但是,当你修到最后,真正地改变了自己时,智慧自然就会生起妙用。比如,你遇到可怜的人自然会生起悲悯心,自然会去帮助他们,不需要思维、判断和规劝。
昨天,陈亦新还告诉了我另一件事:有个孩子对他的妈妈说,你想让我看这本书,就要给我十块钱,否则我就不看。你觉得,家长应该满足孩子,还是不应该满足孩子?或者说,奖罚制度如果出现这种效果,还应该继续这种制度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家长不能让孩子养成这种习惯,更不应该认可这种态度,还要告诉孩子,你不是为我看书,是为你自己看书,不要用看书来要挟我。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享受,它不是一种工具,也不是一种手段。告诉大家,我最好的享受就是读书,所以,就算得不到任何东西,我也愿意一直读书。我多么希望能什么都不做,一心一意地看书啊。可惜,对我来说,这太奢侈了,我花不起这个时间成本。当然,对于不喜欢看书的人来说,看书就不是享受,而是任务了。所以,将读书变成孩子的生活方式,这需要一种正确的引导。
如果奖励制度不能让他从潜意识中认可读书,反而让他有了另一种功利心,就要换一种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引导他。不过,适当的奖励还是很好的,只是不一定要用金钱的形式,跟孩子分享读书心得,陪孩子一起读书等等,都是对孩子的奖励。至于具体怎么做,你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摸索,慢慢地寻找适合他的方式,慢慢地帮助他建立正确的价值判断体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要爱上读书,不要光读一些工具性的书,要读一些有正能量的、非功利的书,最好是承载了真理的书,比如《道德经》《庄子》等等。
另外,还要找到孩子不爱读书、抗拒读书的原因,只要孩子不抗拒读书,读书就不会变成他“赚钱”的方式,也不会变成他要挟的条件。比如,你要反思一下,看看自己过去买给他的书,是不是适合他这个年纪?是不是符合他的喜好和口味?你不能让一个十岁的孩子去读《尤利西斯》,否则,你就会摧毁他的阅读兴趣,也是在逼着他要挟你。所以,我们不要片面地裁判和分析孩子,有时,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三十多岁之前,我也没有认认真真地读过名著,我那时的读名著,更像是蜻蜓点水,品不出其中的滋味。三十多岁之后,我有了一定的积淀,心变得沉稳了,也有了对生命的感悟,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追求新鲜和快感的孩子了,这时,我才读得进托尔斯泰,还越读越有味道。而且,就算一个人已经三十多岁了,如果他夜夜笙歌,混迹于名利场,你叫他看托尔斯泰的作品,他也肯定读不进去,翻开第一页,读上几行字,他就会不由自主地呼呼大睡。他也知道托翁是世界级大文豪,托翁的作品肯定很好,但他就是读不进去,一读就会睡着。这就是心境的影响。所以,处在什么样的人生阶段,你就要看什么样的书——不过,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书,它都必须充满正能量,不能充满负能量,也不能怂勇你去满足贪欲、不能将贪婪和罪恶合理化,否则,你就没有必要读它。只是,正确地判断同样需要智慧,而智慧是需要实践,需要一点点去验证的。
所以,你需要多一点耐心,更需要守住自己的向往。向往就是你前进的方向。
前几天我到北京去,一些朋友告诉我,俄罗斯文学已经没有人读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并不觉得惊讶,但还是感到非常遗憾。世界就是这样。世界在向一个我们并不随喜的方向发展,但走向这个方向的人,却不一定明白自己对人类的影响——他们以为自己只代表了自己,只选择了自己的人生和生活,可他们不明白,自己是发展潮流中的一个水分子,无数个他们,就构成了这样的潮流。同样,对自己没有要求的个体虽然仅仅是个体,但不求升华的群体和文化,也正是由这些个体构成的。他们看起来也许很善良,也许无害,但是,当他们变成一个群体、一种趋势的时候,却会让世界走向一个令人担忧的方向。
比如,在你常去的网站和书店里,你也许能看到很多看书——甚至看好书的人,在你经常来往的圈子里,你也会认识很多喜欢看好书的人,你会以为这个世界是充满希望的——当然,我不是说这个世界令人绝望,而是说,这个世界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不需要我们做出任何努力,就自然会向正面、积极的方向发展。相反,我们必须付出努力,而且,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付出努力,而是无数个群体不断地付出努力。我们会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一次又一次地发现让人泄气的现象,一次又一次地感叹世界上有太多混混,甚至,我们很多人在某些生命瞬间,也会不知不觉地扮演混混的角色,但我们还是要努力。因为,我们追求的不是那个结果,而是一个方向。我们在做该做的事情。仅此而已。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世界上充满了混混,充满了混日子的人,但我们还是提倡不做混混,同时自己不要做混混。换句话说,混混不读托尔斯泰,不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我们对此没有任何办法,也不用去想什么办法,我们只管提倡阅读,只管在阅读中升华自己,世界自然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哪怕这个答案不能完全达到我们的期待。
其实,从老子、孔夫子的时代开始,世界就是这样了。无论在什么时代,人类中的混混都绝对多于非混混,而且多了不止一两倍,而是无数倍。在孔子生活的年代,甚至有很多国君都是混混,否则,他们就会把孔子当成圣者一样供养,而不会让他像丧家之犬一样活着。但历史告诉我们,他们没有这么做。相反,孔子到哪里都不吃香,到哪里都得不到绝对的话语权。因此,他不得不周游列国。大家一定要明白,孔子和少正卯同时讲课的时候,很多人选择了少正卯,抛弃了孔子,包括孔子的很多老弟子,只有颜回等人始终如一,没有被少正卯所吸引。我跟朋友们谈到此事时,曾经开过玩笑说,连孔夫子都吸引不了他们,说明那个时代的混混很多。不过,这虽然是玩笑话,却不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不要觉得我们这个时代很糟,很多人都是混混,一定要明白世界本来就是这样。以后也会这样。因为,人是一种动物,动物的天性就是满足欲望。换句话说,喜欢偷懒、睡懒觉,喜欢吃好的穿好的,喜欢美色美声,这些都是人类的天性,并不是不能理解的,但人类还是应该有一种高于动物性的追求,有一种对抗天性中的动物性的行为,我称之为“战胜自己”。
明白这一点,理解这一点,你才有可能建立一种好的家庭文化,否则,你的孩子不会听你的话,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熏陶。比如,你要让他感受到读书的快乐,让他觉得读书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任务或外来的要求。具体地说,就是提供一些适合他读的好书,培养他的阅读兴趣,让他养成阅读的习惯。
平常心是道,所以,做任何事都不要太刻意。要明白,最好的东西、最好的做法,永远都是让人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但也用不完的,这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老子还有另一种说法是,道治的国家,君主从不刻意地教育和规范百姓,但百姓自然能升华,还会觉得自己本来就是这样,因为,某种规范已经成了他们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管理家庭也是这样,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我也是这样教育和培养自己的。
《老子的心事》第二辑雪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