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有讲故事的冲动。我们从小时候起就听故事,我们知道应该怎么讲故事。
无论虚构还是非虚构写作,有一些共通的问题是写作者都要回答的:故事是在哪里开局的?开局在哪里结束而中间部分又在哪里开始?中间部分在哪里结束而结局又在哪里开始的?这三个问题是经典的三幕剧式结构,结构是叙事的关键。
01 故事结构
故事具有一定的结构,如果过多地偏离结构,故事就会写不下去。故事在哪里开始?中间部分在哪里?结尾又在哪里?
亚里士多德曾说:“最重要的是事件的结构,事件与人物无关,而关乎行动和生命。”如果你做了关于结构的正确决定,叙事就变得清晰和简单。就像承包商在盖房子之前,有了设计图纸之后,一切都有迹可循了。
所有故事共通的部分都是在三个层次上展开。第一个层次是叙事,也就是发生了什么事;第二个层次是主要人物对事件的感受,并且让人物和读者的感情合二为一;第三个层次是在事实和情感之下,唤起故事的普遍意义,即故事的主题:爱的持久,智慧的盛行,孩子的成长,战争的残酷,以及偏见的歪曲。
第三个层次是让故事更有力量的部分,就是故事的意义。意义是故事的本质,也是抽象阶梯上端的部分。
叙事作家要有将故事和观念融合的技能,仅仅只是叙述故事的叙事性非虚构写作,永远无法上升到伟大的层次。
无论是在采编阶段还是写作阶段,写作者都要对故事层面和观念层面的相互影响有着高度的自觉,作者选择的情节点要有效率地推动观念的情节。
将观念层固定在叙事层上的关键情节点,被《纽约客》专栏作家尼古拉斯·莱曼称之为“婚礼时刻”。就像在主人公抱起吉他的电影场景中,观众的关注点会自动向声音层面分配,在这一刻,通过故事情节的推进,观念层面进入到了读者的自觉意识。
“婚礼时刻”经常在主要人物做出影响故事方向的决定时刻出现。在到达“婚礼时刻”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多个停止叙事而传达意义,或者暗示故事下一步的进展的时刻。能够最好地表达这个过程的新闻术语是:路标、告示牌和果壳段。
路标、告示牌都很好理解,果壳段是指人物性格复杂化的位置。俄罗斯作家安东·契诃夫从转折点或者情节点来定义一个小说。
他说:第一个转折点,在开局的结尾,是人物性格的复杂化,也就是果壳段,这个时刻是主人公卷入让他(她)的生活复杂化的事情的时刻。
复杂性并不一定是冲突,而仅仅是迫使人物付出精力的事情。但复杂性在西方文化的文学中常常是冲突。故事和观念的结合是复杂的、困难的,甚至是混乱的,生活不也是如此吗?
故事在进入困境和解决困境的过程中,人物都会经历一些变化,如果没有变化,作者可能完不成一个故事,关键就是要找到那个重要的转折点。
大部分将要死于癌症的人接到诊断书的时候都很害怕,他们否认、挣扎,最后他们和自己的癌症和平相处了。转折点是克服恐惧的时候,而不是接到癌症诊断书的时候。
意义就是:我们虽然无法改变命运,但是我们可以用保持尊严和控制感的方式来处理它。在大部分优秀的故事中,人物都是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现实生活中这种事却并不经常发生。在这个意义上,故事不像真实的生活。优秀的故事表现人如何存活,这就是结构反映意义的原因。
叙事方式和叙事节奏也是结构的一部分。大多数叙事性的文章都在概述和戏剧性叙事之间不断切换。概述提供了场景与场景之间的连接,而场景通常是用戏剧性的叙事写出来的。
标准的新闻故事是用概述性叙事来写的,但是真正的讲故事却需要掌握戏剧性叙事。二者的区别就是写作者的立足点,是在故事之中还是在故事之外。
节奏感对讲故事也非常重要,讲故事可以像交响乐,故事的节奏存在于小到句子大到段落之中。
如果你把欧内斯特·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的第一部分,和着《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韵律大声朗读,你会发现海明威的词语听起来和音乐结合得非常完美。
02 从开头到结尾
我们了解了故事的结构和故事结构反映意义的原因,下面我们来看从开头到结尾应该怎样安排结构。
开头很重要,因为你在和读者建立一种关系。开始读一个故事应该像要开始一段旅程的感觉,开始朝一个目的地出发,作者必须决定这个故事反映的更大意义是什么,然后带着读者到达这个意义。
开头有很多方式可以选择。以最紧张的时刻来开头;一个小点来开头,然后扩展开来;用近景开头,然后拓宽;以私密时刻开头,然后用倒叙的方式拉回;从具体细节开始写起,然后诠释整个故事。
开头总是困难的,但是最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就像是歌曲的第一个音符,可以“激起一个地方的灵魂”。
要让读者看到故事主人公的不同侧面,叙述距离是个重要的概念。在用第一人构建故事人物中,我们讲到作者要和“我”保持距离,这个距离是故事叙述者的位置,也叫心理距离。
作者选择的位置,应该是一个总能为读者观看故事,提供最好视角的位置。叙述距离的改变,可以多维度地展示人物的不同感受,和电影导演混合使用特写、近景、中景和远景的方式很相似。
作者直接将读者放到那里,让他自己目击、经历、感受,读者感受到的经验几乎就像主人公感受到的一样。这种方式比叙事更有力量。
比起叙述,对话更容易为读者阅读,也会让作者对故事节奏有更好的把控。使用引述和对话时应该精炼而谨慎,确切地引用对话的两条准则是:节制和真实。
要尽可能地保留对象的说话方式。当我们引用一段引语或者一段对话,我们是在告诉读者:“那个人就是这么说的。”作者对修改一个人的语法要有着清醒的决定,采访对象经历的故事是令人惊奇的,他们的人性通过不规则的语法而熠熠生辉。
每一个故事都要抵达一个终点,结尾是让你留在读者的记忆中,并回响数天的最后一次机会。当你写故事时,应该先写结尾。
记住,结尾是你的目的地。当你已经知道你去往何处,剩下的文章就好写多了。你在结尾必须做四件事情:向读者传达出文章要结束的信号,强化你的中心要点,在读者翻过最后一页后在他(她)的心中引起共鸣,及时结束。
在叙事中,难题的解决就是文章的结尾。一旦你到达了这一步,就可以赶紧结束了。写好结尾有很多方法,一个好的结尾可以是:
1.一个生动的场景。
2.阐明文章主要观点的、令人难忘的奇闻逸事。
3.一个生动的细节,它象征着比它自身更大的东西,或者暗示故事可能的发展方向。
4.一个用心安排的令人信服的结论,在这个结论中,作者亲自向读者讲话,说:“这就是我的观点。”
有些结尾也会给出一个读者没想到的、但恰恰打动他们的意外。电影《哥斯拉》是这样结尾的:怪兽被消灭了,人人都在庆祝,然后镜头就摇到了怪兽留在海底的蛋。这个结尾给出一种窥测未来的不祥预兆。
但是对于叙述性写作而言,结尾最重要;在故事的结尾,或者每一部分的结尾,你的叙述必须达到高潮。
一个好的故事结尾会有总结,还会有惊喜,也许是让事件完美收官,将主人公置于一个全新的境地。结尾不一定是整个故事的高光时刻,有的时候,安静的瞬间常常更加意味深长。
作者戴维·芬克尔说,每次他写作时,他都会先想好如何结尾,然后尽可能从接近这个结尾的方向开始故事。这让他能够聚焦,并保持紧凑的时间线。
03 金句摘抄
1.写作就像从你自己身上刮下一块皮,人们能看到皮肤之下的东西。
2.开头很重要,因为你在和读者建立一种关系。
3.故事中的每一个句子都要建立在前一个句子之上,通过材料吸引读者,直到他们上钩。
4.好的故事就像好的歌曲。就像艾瑞莎·富兰克林的歌曲,涨落起伏;像詹姆斯·布朗的歌曲,不断重复;有时低沉有时高亢,起起落落;有时候只是尖叫。
5.我们喜欢故事,是因为我们在故事中思考,因为这是我们从世界获得意义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