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我断断续续写30多年了,慢慢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来没有参加过比赛,我坚持下来的原因是:我喜欢书法。
我不知道学写字是不是被逼的。小学三年级时,有一天放学,老师把我们几个顽皮的学生留堂。原因是写字马虎潦草。留下来的同学都要重新工工整整写一遍,到最后只剩下我一个。其他同学都高高兴兴去操场上玩。我特别心急,一急着到操场上玩,但是越急越写不好。我们是80年代初的农村学生,只有学校才有娱乐设施。石粉做的篮球场,水泥铺成的乒乓球枱等等,一放学就有十多20个同学围在乒乓球枱前。拿到五分的同学留下,输掉的就轮到下一个。一直玩到太阳下山。学校门口不会有家长接送,只要你在吃饭前回到家就可以了。我跑题了。
梁老师对我特别严格负责,守着我一个多小时也没有离开过。我不知抄了多少遍,但从未写直过一横一竖。操场上同学们陆陆续续地回家去了。我哭了。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自尊心受到大大打击的原因呢?
第二天早晨,我背着书包假装去上学。走到竹林后躲起来,偷偷看着父母去了田地里,再回到家。打开电视机,坐在长板凳上一直看。转到中央台,有一个画面深深地吸引着我。有一位老师在教毛笔书法。毛笔落在纸上向左下推出,再反方向右下下拉。一个美妙的‘’人”字就出来了。朦胧中感觉毛笔写出来的字非常好看。我要写毛笔字。
家裏地方十分少,父母的钱也没地方藏,非常容易就找到了。我偷了三元,去到杂货店,买了一支毛笔,墨水和纸。当时没有专门写毛笔的墨汁和宣纸。买那些百姓用来做纸钱的纸回来写的,至于报纸之类的就不用想了。
回到家,在饭枱上铺开纸。拿出毛笔,轻轻地在墨汁里点了一点。学著电视机裏面的人一撇一捺地写起来。总觉得写的字笔划太细了,写不出那种澎湃激昂的爆炸力。想了想,用剪刀将毛笔尖剪去一半。再点上浓浓墨汁,毛笔停在半空,墨汁滴在饭桌上。我似乎用尽全力将毛从高空往下锤,墨汁溅到全身和四周,我没有一点后悔,反而觉得很开心。当时灶锅就在旁边,父母回家煮饭,准备吃,掀开锅盖,里面黑黑的。于是我重重的受了几棒。这几棒将我的人生打了出来。
我写毛笔字没有天赋,反而偷家里的钱却极在行。无论父母将钱藏在那里,我总能找到。现在也许记不清是电视还是广播电台介绍一本书,里面有一章是介绍如何写好毛笔字。我记下邮寄地址。偷了父母五元,塞到信封里直接寄过去了。后来才知道钱不能放到信封里的。幸好,我依然收到那本书。
到了初中,学校组织旅游。我如实地向父母伸手,父母也很大方,直接递给我二十元。然而我并没有参加活动。学校旅游出发了。我才坐公交车到市桥新华书店去。买回好多书。现在在我书柜里只剩下两本了:《历史名家行书精选》和《历代名家草字选》。
有一天,在白纸上抄了一段话,放在桌上。忽然,一阵风吹过,将这张纸吹出窗外飘到父亲面前。父亲检起来,走到我面前问我:“你写的?”我不自然地回了一个字:“嗯。”父亲嘴角轻轻向两边伸开:“漂亮!”
小时候对书法只是懵懂的喜爱。也算是有一个充实的童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