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时代,AI发展越来越成熟,也会运用到各行各业。
AI在写作领域的应,也越来越广泛。甚至有写作者担心:AI写作会取代人类写作吗?
我个人觉得,AI虽然功能很强大,但依然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写作。有些方面,AI写作是无法触及的。
图片
01. AI写作缺乏真实情感的表达
文学创作是情感的载体,写作者凭借自身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进行创作,每一个文字都饱含着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
而AI缺乏真实的情感体验,它生成的文字只是基于算法和数据,虽然结构合理,语法正确,也能模仿情感表达的形式,却难以触及情感的内核,无法让读者产生真正的情感共鸣。
我们写作的核心,在于情感的抒发和观点的表达,这些是AI难以完全复制的。
之前有编辑老师形容她读到的AI生成文,就像冰箱里的“僵尸肉”,食之无味,难以下咽。
唯有写作者深入体会和思考,才能表达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图片
02 AI写作无法融入文化背景:
写作往往涉及特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写作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融入这些元素。
AI虽然可以搜索大量数据,但在理解和应用这些文化时仍存在局限。
AI在处理复杂的逻辑关系和常识认知时也存在明显不足,可能会出现生造词或不合人情常理的表述。
在一些AI生成的文章中,会出现逻辑混乱、前后矛盾的情况。
03. AI写作无法个性化表达
每位作者都有独特的风格,我们称之为“文风”。
AI生成的文字,是批量化生产出来的,不仅缺乏情感和灵魂,也可能缺乏这种个性化的表达,难以形成独特的文学风格。
AI虽然可以模仿各种语言风格,但这种模仿只是表面的,缺乏内在的深度和个性,无法真正展现出写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层内涵。
图片
04 AI写作缺乏创造力
创造力是文学创作的灵魂,写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将平凡的生活素材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这种对生活的感知力和洞察力是基于人类亲身的生活体验,是AI无法企及的。
AI写作只是基于已有的数据模型进行模仿和组合,虽然能够生成看似新颖的文本,但本质上缺乏真正的原创性和创造力。
05 AI写作无法进行反馈
写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写作者写完文章,可以与读者互动交流。交流的过程,有时也会产生新的灵感。
同时,我们也根据数据反馈对自己的写作进行总结。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写得不好?接下来如何定位自己的写作?
通过反思与总结,调整反思自己的写作,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AI功能看似强大,但无法具体而详细地对写作者的写作进行反馈和提升。
图片
说到底,我们写作是为了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留住时光里的吉光片羽。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疗愈自我,也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助力个人成长。
如果写作全部寄托于AI,那么写作也就是失去了意义。
作为写作者,我们可以把AI当作一种辅助工具,搜索资料、寻找灵感。让AI帮助完成很多基础性的工作,但它无法替代写作者的专业、态度和思想。
我们也不必担心,写作是否会被AI取代。因为,人类的创作力、洞察力、思考力、审美力和情感表达,都是AI无法复制和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