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一词说来都不陌生,这是比较书面的叫法,通俗的叫法是“见面”。
20来岁的人对于“见面”都是熟知又熟,毕竟在“见面”这条线上都挣扎过或者正在挣扎。对于我们这种土生土长、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村里娃来说,真是感同身受。【18岁以前没有出过县,上学离家最远的地方就是乡镇,去县城的次数也是5个手指可以数清。】
由于自己交际面的狭小,父辈交际圈的局限,到了婚嫁年龄“见面”的机会就少之又少。在同龄男娃的“见面”历程中有这么一句看似平淡实则无奈听起来很揪心的话“我没意见,人家能行我就能行。”
新闻报道有的人“见面”可以见上好几十个,咱先姑且不去研究能不能成,以及网友不疼不痒的评论加感慨。我们是打心眼里羡慕人家,有那么多人可以和人家“见面”,又有那么多人愿意给人家介绍对象。
大家都是从那个尴尬中过来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家里条件好的、有正式工作的、有房子的,介绍的人就是多,有时人家两天相过的对象,比咱一辈子的都多。这是一个铁打的事实,不接受都不行。
每次“见面”后或是家里人,或是门口的长辈,或是亲戚朋友都会异口同声地说一句话:能行不行,先联系着,黑馍馍占笼先占着,最少咱先有。
哪一个处对象的,不是被多方打听,上查三代,比政审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次和玩小聊天,无意中扯到“见面”这个话题,大家都各抒己见,讨论的热火朝天。说起隔壁村哪个姑娘,这个说和人家见过面,那个说和人家见过面,都还对见面的场景做了场景重现,总结了各自的看法。
我很好奇,就问怎么你们都和人家见过?
一个玩小说了句话,当时没感觉,事后觉得很在理。他是这么说得:隔壁村同龄的男女,没嫁没娶的就是那么几个,不是和这个见面,就是和那个见面,最后总之都是要结婚!再远的,都不认识,搭不上话。
玩小间也经常调侃,知道谁见面了,晚上聚到一起,你问一句怎么样,他问一句怎么样?有调皮的会问:你见面和人家姑娘第一句话说得啥?总不会说你不吃馍馍敢zhun吃葱吗?说罢,大家都哈哈大笑。要是玩小对人家有好感,我们就说左手拿着煮饼点心糖豆角,右手提着香蕉橘子banana勤往人家屋跑着,缠着缠着就熟了……
对于马上没说下合适对象的,我们也会抽象的安慰玩小。要么说不急,最好的都在后面,就像咱们吃流水席,前面都是喝酒菜,后面才是压轴菜,像红烧鱼、香酥鸡、羊肉饸饹、带把肘子等等都在后面;要么说缘分还没有到,不要太着急;要么说不急,好姑娘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
哈哈,到此为止。纯属娱乐,仅代表个人观点,切勿对号入座!
在此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