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现状(四)——员工:这回,我能多分一点吧?

虽然我一般不愿意说这个,但今天还是要从钱谈起。早在一年多前,我就说过,人们可以接受在一个艰苦的环境中,大家共患难,一起做着公益,追求着意义,但是不能接受一些人打着公益的旗帜,把自己当作傻子一样剥削,可是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哪怕他们自称是公益人。

关于五险一金,原本,这是社会组织或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可现实却是,这家企业没有,那家也是没有,不过,一般企业不会什么都没有,但是社会组织却普遍都是,什么都没有!找的借口基本一致,说社会组织所获资金一般都来自第三方,资金使用条款里没有说能用来给员工交五险一金。可是,它也没有说不能给员工交五险一金啊,同时资金里面有部分是项目执行费用,用来给员工缴五险一金有何不可?更何况,社会组织原本就应该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且不用看第三方的什么资金。或许他们知道《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有这方面的规定,于是普遍选择不签那种劳动合同,或者在合同上添加各种条款或删去某种条款,只说工资,不谈五险一金,一个都不存在!

他们做公益的“初衷”,都是赚更多的钱,但他们从来都不说,也不会承认这个,他们只会对外宣称,要承担社会责任,发光发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爱传递下去,让世界更加美好。不得不说,我们这个社会孕育出了一大批虚伪的人。可能有的员工真的是“傻瓜”,可惜我不是,我数学学得还行,知道他们这些人都在捞油水,而且觉得这很有搞头,轻轻松松,几人合伙的话,人均一年基本上都能挣个二三十万,负责人就自己一个的话,最起码也有三四十万。可真正做事的员工,一,要求他们有各种证书,自己要多花时间去学去考,二,做六休一,外出时,早上7点不到就要到指定地点,下午最早也要五六点钟才回来,工资呢,月薪3000,下班回来还做事就可以加一点点,一金当然不存在,五险(也就是社保)也是保持同步,一个都没有,公交的钱甚至都得自己出……

由于要经常到一些地方开展活动或工作,出门坐车次数极多,老板很多时候还会把车给别人开,一天之内,带我们去多个地方做事,每周都有好几天在外。于是我们这些员工也多次说了保险的问题,不料,老板的一句话让我们惊呆了,她说:“我的车买了保险的。”可是我们这做了两年事的人,她却从来没给我们买保险,她这家所谓的公益组织如此,后面那家外界听起来名声还不错的公益组织也是如此,我也不知道有多少家公益组织是这样的。只想问一句,你若是员工,不会寒心吗?

由于社工与公益的差别,很多做公益的人都是要在外奔波的,总是要往返于各个乡镇,农村之间。只要出门,一般就是一整天,虽然不在外面“露宿”,但“风餐”却是常有的事,(风餐已经是底线了,多家公益组织仍然在尝试突破这种底线,比如说让某村委或乡镇,提供一凉席或沙发,让我们都直接住在那里,美其名曰为我们考虑,方便我们做事,节省路上的时间,也不管我们家中是否有人需要照料,不管我们吃喝拉撒又该怎么解决,我们不是狗,随便施舍一块一方就住的!)炎炎夏日,寻找大树或者屋檐,蹲在树底下,或站在屋檐下,吃着已经有点变味的午餐,每一口都难以下咽,却还是得吃下去,不然就是泡面,到处找人家借开水;寒风凛冽的冬天,就找一个风最小的地方,拿出自己的午餐,菜里的油已经凝固,饭也早已冰凉,只不过由于双手更冷,饭盒端起来好像还有点温度,里面的饭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一天下来,好像没有做多少事,但还是觉得很累很累。

累的不只是身体,还有内心,我来这里做公益,到底图什么?我应该面向大家,要把事尽可能地做好。那我一定要经常加班,因为他们最注重的是完成基本指标,不会给你多少准备时间,都是临时赶鸭子上架,我要在晚上准备各种东西,以确保能把很多事做得更好。最后一整天下来,更累了,虽然服务对象大概能理解一点点你的用心,但老板不会看到更不会理解这些,接下来她还是会那样做,甚至因为什么就开始变本加厉。大部分人都不会看到这个用心做事的人,被压得很惨的人,他们只会看新闻报道,看文章推送,看美美的图片,只是会夸赞某个社会组织或老板个人还不错,有了还不错的口碑,老板大概率就能够挣更多的钱,然后,会不会多施舍你一点呢?当然会,但也就一点点,为什么呢?怕你骄傲,更怕影响你后半生的发展,于是就象征性地加一点点,不过鼓励与肯定,能给你俩小时!我要是做得不好,准备不充分,不光服务对象心知肚明,我自己内心也会谴责自己,没有好好做事!没有给他们应有的尊重!你的良心呢?他们是无辜的!

两年多来,我利用自己的大量时间,努力把事做好,我觉得已经做得可以了,却只是为他人做了嫁衣。他们本来就过得挺好,现在过得更好了,我却看不到更好的希望,我不知道,他们挣多少才会觉得够呢?也许,永远都不够吧。

但我,真的累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