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柏拉图
决定一个人的心情是什么因素呢?是外部环境还是内心的状态呢?这是一个非常富有哲学性的问题,每个人自身经历不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就有着不同的答案。但是对于柏拉图来说,他倾向于后者,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情由其内部的心态所决定。如果一个人的心态好,那么心情就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所有的艰难困苦也就像云烟一般,可以被我们轻轻抹去。
柏拉图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显然和其人生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年轻时候的柏拉图有着参与政治并治理美好国家的强烈愿望,但是现实却让他屡受挫折,一腔热血也只能付诸东流,即使是恩师苏格拉底也被对手处死。但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柏拉图依然对这个世界抱有美好的想象,他对爱情的阐述、他在《理想国》中所寄托的理想都充分说明了他拥有一个强大的心态: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向困难低头,沿着既定的人生目标,无论是迂回曲折还是荆棘遍地,都不曾放弃初衷。
当我们投身于这个历史的洪流中时,很快便会发现人生并非一片坦途,其中曲折和坎坷始终伴随左右,这个时候能够拥有一颗良好的心态最为重要。因为心态的强大与否决定着我们心情的好坏,决定着我们如何去认识和对待这个眼前的世界。正如那些悲观的人一样,他眼中的世界总是一片灰暗,从来不曾有过阳光的照耀。不管在他的身上发生任何事情,他都会认为这是命运的不公,于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一辈子都在这样的哀叹中度过。
因此,我们梳理这些人的一生,他的抱怨和愤懑让他得到了什么吗?不言而喻,这样的人最终是一事无成,什么也没有得到。如果非要说对方有所得到,那么最多也只是诸多负面的情绪,对人生的的发展没有任何的益处。
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在太平天国兴起的时候回乡组织乡勇团练抵抗太平军。但是初期的军事斗争并不是太顺利,曾国藩所率领的部队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同时清廷对这一支地方武装也处处掣肘,因此局面对于曾国藩一方来说可谓是压力重重,在最为困难的时候,整个湘军几乎处于崩溃的局面。但即使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曾国藩依然抱着“屡败屡战”的积极心态,以强大的自信力来面对眼前的处境,最终反败为胜,成为“同光中兴”的中流砥柱。
曾国藩的所作所为正好验证了一个人心态的重要性。是在逆境中崛起还是在沉沦中颓废?面对这样一个并不困难的选择题,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应当以自信、饱满、强大的心态去面对前方未知的重重困难,在挑战中成长,在困苦中成熟,最后成为一个伟大的勇者和智者。
记得《小窗幽记》中曾有这样一句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文笔优美自不待言,更为重要的是,这句话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不受外物干扰的心态难能可贵。柏拉图之所以能够成为闻名希腊并走向世界的历史文化名人,他的心态在其中起到了莫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