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一年学说话,却要用一生学闭嘴。”
这是网上比较流行的,也是让大家比较认同的话,可为什么呢?小的时候大人们明明用尽各种办法来教我们说话,将那些说话早的孩子夸的不要不要的,随即冠致以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将来必有出息等等一系列附属品质。可为什么长大了沉默却成了金呢?真的是因为言多必失吗?
以前和同学聊过一个话题:如果可以穿越,你最想去哪个朝代?
大家有想去秦朝的,有想去唐朝的,有想去汉朝的,有想去清朝的……无非就是想去看看那些盛世是否真如史书上记载的。
朋友却说:我想去春秋战国或民国时期。
战火纷飞、朝不保夕、尸横遍野的时期有什么好!大家不解,我亦然。朋友只淡淡的说了句:那个时期百家争鸣,可以说你想说的,觉得别人说的不对的,可以开个辩论会,来个舌战群儒。大家还觉得朋友矫情,说现在又不是不让你说话。
当时只觉朋友与众不同,并未真正理解,或许朋友也只是一时兴起,只是现在好像真的是没有办法发出不同的声音了,大家想的是否一样无从得知,但说出来的话似乎大同小异。
我记得我上高中,有次历史老师来上课,估计是看到了网上的一些事,心里不太痛快,上课的时候就给我们讲他的感受和看法,旁征博引好不精彩,但具体说的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却记得快下课时老师说的那句“这都是跟大家唠家常说的话,出了这个教室门可不能如此说啊”!我们一笑置之。现在想来老师也是无奈吧。
言论自由,我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毕竟大家长嘴就是为了说话的,可现在为什么就会有人告诉你这样的话不可以说,那样的话万万说不得。那到底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而这该说还是不该说又有谁来评定呢?
大家觉得现在是网络时代,很多人容易不分青红皂白就当真,更有甚者断章取义混淆视听,给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为一些别有用心者,让所有人闭嘴?这跟因为一个人怕狗咬而让所有人不养狗有何区别?这是狗的错还是养狗的人的错还是那个怕狗的人的错呢?
我相信从古至今跟风者不少,恶意评评别人者也不少,可都到了到了21世纪了,为什么还是让其他人闭嘴?而不是让那些跟风者和恶意评评者闭嘴?错的不是他们吗?
有那些跟风者,让他们有自己的判断;不知道事情真相的,请给出真相让他们知道;恶意中伤者,让他们受到惩罚。这应该才是正确的吧。提高国民素质水平,让他们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想必不是一件坏事。
我希望以后的孩子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也能从这些声音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或者通过这些声音引发他的思考,让他有不一样的想法,这才是社会应有的样子。而不是上一代人捂住这一代人的耳朵,这一代人蒙住下一代人的眼睛。
学会说话,已经花费了我很长时间,我不想再花更长的时间去学着闭嘴。这个社会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而不是一枝独秀,一言不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