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有两天的放假也会开心的不得了,想着不用早上那么早起床,不用上着老师的课打着盹熬过那难熬的40分钟,可以好好地到楼下吃一份肠粉或者云吞面,一口一口地慢慢嚼,不用担心会迟到,中午冒着大大的太阳独自在公园里打球,想做什么动作花式自己去练,回到家里呆着无聊又不知道干嘛,想去网吧玩一下CF,QQ飞车又没有钱,下午被妈妈催着要学习还反过来去催她去外面买绿豆,煮我最喜欢喝的绿豆汤,要放很多的糖,要煮得沙沙的,每次都吃了好几大碗,然后就好虚伪的说一点都不好吃,时间一下就过去了,又想到又要来一个循环,周一综合征,每天早上回学校补作业,上课忍不住又睡觉,或者又偷瞄女同学,下课假装很认真地写练习册。
现在放几个月也不开心,说实话真的变了。因为想的东西都不一样了。现在可以在没课的早晨大把地睡觉,却少了那7点钟时再赖床几分钟的舒服;可以在若大的教室角落里偷偷睡觉,却少了那种被老师叫起床的刺激。可以在没人的篮球场上打到自己精疲力尽,却少了那种糊弄篮球的快乐;也有了自己的电脑,不用担心弹出来的余额不足,可以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却少了被僵尸追逐时的害怕。可以每天都喝最喜欢的酸奶,却少了那种偶尔来一瓶时的胃口。不想幼稚,无可奈何,想幼稚,现实不允许。不能幼稚时,又被幼稚打败,能幼稚时又太认真。
曾和一个帅气的朋友谈起关于为什么现在没有以前快乐的话题,他说,“因为你得到的太多了。”我顿时陷入沉思,“我得到很多?那我不应该很开心吗?”现实是,我并不觉得自己是开心的。
“为什么呢?”我还是脱口而出。
“在那时,物质比较匮乏的时候,你可以因为偶尔得到一点物质而非常快乐,这其实只是满足了自己的物质需求,我们也不会想那么多,这种快乐是最简单的,最自然的。然而现在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我们在多次受到刺激后,削弱了这种满足感,最后变得不在乎,不重要,可有可无。”
“可有可无吗?”我疑惑地问。
“不!就是跟你想的差不多,只是这样说能体现出我们有多不在乎而已。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你能受得了?得到太多了反而没感觉了!”
“呵呵,受不了!”我尴尬地一笑。
“现在不一样啦,都变了,我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然而我们在追求各种精神上的享受时,却遇到一个问题,你的实力配不上你的眼光,比如你想体验一下考全级第一的快感,还有很多很多的例子。因为你配不上,所以你会难过,加上你又淡化了从前的快乐,这就是为什么你会感觉你没有以前快乐。”
“得到的太多,像猪一直有人喂养,实力配不上,像猪一样没有其他用处,只能任人屠宰最后拿去煲汤,你这不是变相说我们是猪吗?”
“不!你才是猪!我是大学生,我不仅会吃会睡,我还有一个女朋友,哈哈哈!”
“你就是猪!”我还是无奈地反驳了他。
不得不承认他很会吹水,不过却又有些道理。但是变了的终究是变了的,不能改变这种感觉,那么就去改变自己的态度,慢慢地去追求自己的小快乐,让物质的快乐变成精神上的快乐,才会“考到全级第一”,哈哈哈,说不定是连锁反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