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家里那些还挂着标签的衣服,看到手机里那些从未打开过的网课,看到抽屉里堆积着的那些旅游时带回来的特产.......心里有种淡淡的忧伤。
造成这些的原因是什么的?
1.损失厌恶心理
“来来来,买一送一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来都来了,买一点呗!”
“双11大酬宾啊,不买你就吃亏了”
不管家里是否已经有了这些,只想着,多便宜呀,买点,说不定以后用得着呢。大家都在买,不买我多亏呀。
2.聚光灯效应
有一天上班穿了一件买得比较久的衣服,走在路上总感觉别人在看我,想着别人心里或许想着这个人怎么穿了一件这么土的衣服,越想越难受,恨不得的赶紧回家换衣服。
有实验表明,大家对我们的关注度,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高。想想也对,又不是明星,谁会无缘无故的盯着你看呢。
3.替代性报酬
" 无聊的事情有趣做"是替代性报酬的核心。
一个人去跑步有点无聊,那就跑步时听听音乐或者广播剧,当然要记得注意安全。
每次写文章卡住抓狂时,我都会准备一些吃的在旁边或者翻翻小说,没一会儿灵感就有了。
即把事情做好了,又让过程变得有趣。
记住以上三项,克制冲动,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