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对于曹操的评价,业已趋于公允。
曹操自建安二十五年崩于洛阳后,对于他的议论就没有消停过。当然,肯定不会有消停的那一天。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也许每个人心中的“曹操”都不一样。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曹操都是以负面的形象存在于历史中。京剧的中的曹操,就是一个大花脸。不是罗贯中不喜欢曹操,要刻意诋毁曹操。
对于曹操的诋毁,乃是一种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我们也许不喜欢那种太过立体化的人物,而是喜欢那种只有一张面具的人。像《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关羽,他们与曹操都是三国里的“绝”。关羽是“义绝”,诸葛亮是“智绝”,曹操是什么?曹操是“奸绝”!
你看,对曹操的偏见,渊源有自矣!
可是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三国志》里,对曹操的评价是很公允的,基本都是以正面的形象示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的历史观,是曹魏为正统的。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
可是,陈寿原为蜀汉之人,也在蜀汉为官。按理说,他应该对蜀汉更有感情才对,且《三国志》为私人撰写的史书,“官方意志”不应该这么明显。
但陈寿对曹操与司马氏的回护是显而易见的。
陈寿以后,曹操的命运急转直下。自此以后,很少能有人这样客观公正地评价曹操了。曹操逐渐地沦为一个“奸诈狡猾、无恶不作”的坏人。而刘备、诸葛亮、关羽等曹操的对手却成为一个个道德上的完人。历史的吊诡,令人不解。
我认为:曹操的“变坏”,与宋代理学的兴起有着直接的关系。张载、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倡导的新儒学——理学,在道德上对历史人物的要求更加苛刻。理学相较于原始儒学,更加倡导“气节”、更加重视个人道德水准。在这一种思想的主导下,对人的评价往往不看重其实际成就,而着重于其道德上的立场。
曹操一生行事,不拘一格,自然不受那般道学家的待见。由此,曹操自宋代开始逐渐沦为历史上的负面人物,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