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发文,都可以发短视频,发文容易,但受众却很难,有的作者在文章中多半都是碎碎念,这不妨碍谁,只是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我的文章没有阅读量?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你的文章不能给读者带来一点能量,谁愿意关心你每天的衣食住行?谁用愿意分享你家长里短的婆媳矛盾?谁又愿意听你叨叨和同事之间的矛盾?这一切和别人的生活有一毛钱的关系吗?
我平常阅读或者刷短视频的时候,习惯性截图保存或者在备忘录里复制链接保存,有空的时候把这些素材加以整理,或者把观点扩展成文,然后删去,毕竟手机的内存有限。如果只保存不整理就像把东西装在一个袋子里,东西存在,但不一定是我的,只有分门别类存放至我的空间里才真正属于我的东西,收集素材到成文就是这个道理。
昨天看到一段话:
成年人要明白房子就是镜子!
一,25岁买不起房子,说明是你的家庭不幸;
二,35岁买不起房,说明你个人能力不幸;
三,45岁买不起房子,说明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四,45岁买不起房,该吃吃,该喝喝吧!现实点,没有奇迹了!现实就这样,如果你足够自律,不可能买不起房子的!
虽然这话看起来残酷,却很现实!于是我加入了自己的观点:
积累资产的方式有很多,但对于我们中国国民来说,古往今来房子都是第一位的。
咱不说那些资本大咖和明星们住着豪宅别墅,咱普通老百姓是不是也要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呢?
我们步入社会先抛开那些虚头巴脑的诗和远方,解决温饱的同时,先给自己搞个窝,无论大小,能盛放我们漂泊的肉身就好。
房子不但是遮风避雨的场所,也是财力和实力的体现。
也许我的观点触动了大家的心灵,阅读量激增,评论量也高达一百次——这是我的观点引起了共鸣!
我在简书为数不多的一篇阅读量比较高的文章《沉下心来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字》,记述了我在无网络状态下写作的时候,看不到字数,只能静下心来码字,心无旁贷一气合成一篇文章竟然写了2637个字,平时文章单篇很少超过2200字,比平时多出400个字,由此我得出结论:
不管是写作,还是做其它的事情,抛开一切干扰因素,沉下心来,把事情做好,写出的文字虽然质量不是很高,但是数量上来了。今天的体验终于让我明白了那些大师们,不管写作还是做学问,都闭门谢客,在安静的环境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个观点引起了反响,评论量达到了一百多条,诉说着自己的体验。
还有一篇短文讲述的是小叔子家的儿子,我平时叫他“臭儿子”,自从到外地上学后,不管寒假还是暑假都会给自己安排两次我做的可乐鸡翅,时间他来安排,我只管操作就行,这些年已经养成了习惯,做鸡翅剩余的可乐他再消灭掉,每次吃完来一句“味道没变”,算是给我的奖励。
我是这么想的:
女儿这一代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百年以后,有个堂弟,还有个表姐,我们离去的时候,他们彼此还多个亲人呢!
家和万事兴,秉承着公公婆婆的家风,从我们这一代延续到孩子们这一代,实在难得,珍惜,珍惜,再珍惜!
可能是我的这篇短文传播了家和万事兴的正能量,引起了读者的共鸣,阅读量达到了十多万,评论量也有2百多条。
我自己码字这么长时间的感悟:
写文章尽可能避免碎碎念,如果想记录生活点滴,那就记在笔记本里;
写文章写出自己的观点,让自己的观点给读者带来收益;
写文章不但要有观点,还要传播社会正能量,负能量只能影响读者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