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周一。按照自己已习惯的生活方式起床、吃饭、洗涮。然后替一朋友听课。这个时间点基本没变过,有时想,改变是否可以从早起一点点开始,亦或是加快这必须步骤的一点点速度开始呢,为何老是陷于这种无效的、固有的生活舒适区?
替朋友听一天课,主题是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一些决定及精神。按说,听课应该是一种精神享受,老师也都是教授级的人物。但是,我不明白大家怎么都会认为听课的多余,让人顶替者有之,逃课者有之。加之前段时间被领导莫名的点名去参加毫不相干的活动,这次又替人听课,我一度怀疑我是否多余,是否到了别人随意调度的角色。一时,心情郁闷之极,我又陷入了自我否定,自我设限的泥沼。这种自我否定、自我设限的思维怪圈不知从何时像幽灵一样缠绕着我,最近更是因为外部环境的诱发,越绕越厉害,有时甚至到影响自己健康的地步,最近常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莫名的深陷于此类泥潭,痛不欲生。
晚上,比较有效地陪两个孩子,智慧豆、练琴、瑜伽球、读绘本,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其乐融融。看到甜宝那么辛苦地一遍一遍练琴,我有种心疼的感觉,我的初心是好的,音乐、画画、体育运动都想让孩子涉足一点,想丰富孩子的人生,不至于孩子长大后像我这般精神贫穷,但是,鉴于孩子的户外生活被剥夺,日常生活体验被削减,我还是有些纠结,不知这样做到底对与错。
今天上午,收到快递《社会心理学》一书,好吧,从今天起,一日5页,预计四个月,啃完这部大部头,希望这本书能够改变一些自己目前的心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