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不是我的最爱。相比歌舞小品,它的表现形式比较尴尬,不及歌舞多彩,不及小品生动。即便是小时候文化生活匮乏之时,它也不是我热爱热闹内心的心头好。
一段不常走的回家路上,经过樱花小镇的“青岛曲艺社”,心向往之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总想约三两好友同去同乐。
终于还是在春节假期,约了先生,央求了儿子,提前买票订位,推开了曲艺社的大门。
没在相声发祥地天津听过相声,也没在最现繁荣之态的北京听过,可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各色摆设就感觉是说相声的场子。戏台不大,一盖了红桌布的方案,专用来摆放演员道具,扇子,惊堂木,还有一块已经忘了名字的方形白布。戏台下有10来张长方形小桌,一桌能围坐7人。
想去看相声,还源于两个疑问,传统相声大家已经听够了,当下的相声,还能说点啥?其二,形式上有了哪些改变?
初六相声夜,有了初步的答案。
其一,现在的相声还是有很多传统相声的形式和内容在,估计很多相声爱好者,享受的还是传统相声里的“说学逗唱”。
其二,当下的相声,从内容上有了一定的改良,融合了部分的热点词语和热点话题,初六夜听到的插科打诨就有“gay”“菊花”等,甚至有方言也融汇其中。那晚的方言, 正是济南,德州一带的方言,听来分外亲切,甚至有冲上台去跟演员攀老乡的冲动。
年味儿越来越淡了,传统的东西也越来越少了。带孩子去,不期望他能喜欢热爱,只是让他感受和体会一下,中国之大,传统文化之多,仅仅作为形式之一的表现而已。
至于消化多少,那是他的事儿了。
是不是再去看一场,我还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