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死亡

你有离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吗?

那个时刻你在想什么?

有改变你未来的人生吗?

我们总是刻意讨论“死”这个字眼,特别是过年的时候,会觉得不吉利。

童言无忌,总将死挂嘴边,大人也常常百般告诫。

可是,死亡是我们的终点,但是我们的死亡教育几乎是空白,以至于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往往不知所措,甚至丧失尊严。

那是生命的尽头,跟出生一样自然,难道不应该跟敬畏生命一样去敬畏死亡吗?

对死亡敬畏,是对生命的尊重。

电影《入殓师》向我们诠释“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另一程”。

近日,全国两会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顾晋提出,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顾晋说,死亡教育是向人们传递死亡相关知识,培养和提升死亡事件应对及处理的能力,中国的死亡教育仍处于探索初期,基于尊重生命理念开展死亡教育尤为必要。

临床对于一些治愈性治疗无反应的恶性肿瘤患者,倡导安宁疗护即不刻意延长病人的生命,也不加速病人的死亡理念。但一些家属迫于外界的压力,担心背负不孝的骂名,临终三个月过度治疗,花去一生的积蓄,最终导致病人受苦,人财两空。这个特殊群体本人及家属都需要进行死亡教育,使其理解死亡是一种生命的自然过程。

优生是一种权利,优死同样是一种权利。为了避免悲剧重演,应通过死亡教育,为肿瘤终末期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心理护理、灵性照护、症状管理等照顾服务,帮助人们树立科学正确的生死观。

此外,顾晋认为,社会恶性事件的发生也反映了死亡教育的欠缺,死亡教育可以从逆向方式阐述生死关系,加深对自身生命价值的领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更加珍惜生命,降低恶性事件的发生。

针对国内死亡教育的现状,顾晋说,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成熟系统的死亡教育相比较,中国的死亡教育理论和实践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及模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由于缺乏死亡教育认知和支持系统,受到“重生轻死”传统思想影响,将死亡看作避讳话题,大众对死亡教育的认知不足;缺乏完整合理的死亡教育体系,频发恶性人为伤害、报复社会事件,反映出这类人群生命的价值感不强,究其原因是当前缺乏有效的死亡教育体系;缺乏死亡教育系统性研究,虽然现在有些学校在开展死亡教育,但教学内容简单,研究还不够深入。

顾晋建议,应开展面向全社会的死亡教育,整合政府、社会资源,通过死亡教育立法,积极营造尊重生命的科学死亡文化。制定符合中国特色的教育教材,采取多种生动教育形式,增强死亡教育实践性。通过到安宁疗护病房、重症监护室接触生命末端场景,感受生命与死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反思生命意义、增强面对挫折处理能力,达到敬畏生命的目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齿扣被拉链一个个有节奏的打开,像是一幕单调的音乐剧,但当那黑色的“幕布”逐渐拉开,出现的不是光彩照人的演员而是一...
    希伯劳伦阅读 3,311评论 2 9
  • 文|汝之尾巴草 -01- 九寨沟地震了,心里着实感到很难过。貌似四川真的就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每一次重创,都牵动着...
    汝之尾巴草阅读 9,251评论 36 49
  • 大志是我学长。 大学毕业后直接进了国企上班,哦,想起来了,是电力系统。 我记着前些年,我们村子里面在电力系统上班的...
    我是书童抱一阅读 1,800评论 0 1
  • 今天晚上打了一个电话给外婆,听她说起隔壁邻居家的那个大叔几天前去世了,是在外地出的车祸,火化后他的年迈的父母抱着他...
    扈千寻阅读 1,417评论 0 2
  • 原创/happy夏 初二的一天傍晚,同年级的一位学生在自己租住的房子里上吊自杀了。原因是他犯了错,班主任要求请家长...
    丁香与海阅读 5,664评论 6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