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细碎,如大雨一般落下,叮咚恍若年华。早晨特有的寒冷融在白茫茫的雾中,金黄的阳光在迷雾中若隐若现。迎着风走在上课的路上,嘴边呼出的白气被风呼呼的吹在身后,在心中想,又是晴朗的一天。
高数上课,粉笔规律的敲击着黑板。做好笔记之后,习惯性的向外看,阳光覆盖大地,万物于静默当中苏醒。一切都是如此的温柔美好,又似曾相识。
时光逆流而上,我仿佛回到了高三的这个时候。教室里面鸦雀无声,偶尔会有书页翻动的声音。窗外雾气混着寒冷轻轻拍在头上。我全神贯注的瞪着一道数学题,在心里想着如何更简单的将它解出来。在脑袋爆炸之前,下意识地望向窗外。思绪放空,心情如同镜面一样透彻。只看见阳光缓缓落下,一棵棵绿树在微风中轻轻涌动,似乎可以用眼睛看见风穿过树叶的声音。
回想起来,我的高三被保护的很好,像一株在充满阳光的玻璃罩里奋力生长的向日葵,只顾生长便好,风雨与我无关。但于单纯和繁忙当中生活久了就会幻想大学。大学的这个时候我一定在阳光下漫步,或是窝在寝室追剧,不再有考试的压力,只有静好的岁月。时光轰然老去,现在的我再也不会有熬不完的夜,亦不会有写不完的作业,但我却总会莫名其妙的想念。
时光好似一条河,现在的我在这边,过去的我于彼岸。现在的我看彼岸树木葱茏,想要回去;过去的我,看这边花红柳绿,想要过来。我想是时光给过去加了特效吧,不然我怎么成了自己生命中的英雄。
在家乡,我会贪婪的享受温暖的时光。所谓温暖,应该就是有熟悉的人和物常驻的地方吧。初中,还不曾接触手机,最美好的莫过于与爷爷奶奶围坐于火堆旁听他们讲村里发生的琐事。奶奶家是不缺肉吃的,但还是会盼望着杀年猪,因为它象征着寒假将近,爸爸妈妈会从远方归来,给予我短暂温暖的父爱母爱。这种小期待陪伴我很久,直至高中,孤生一人在离老家有半小时车程的房子里面居住,吃到奶奶煮的年猪肉,会莫名兴奋。
乡愁和爱情是一样没有原因的吧,亦或只是刚好满足天时地利人和而已,但却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像奶奶在冬至节做的羊肉汤一般,热气腾腾氤氲了眼眶;像每天早晨于漆黑当中开张的早餐店,既让我看到生活不易,又看到他们奋力生活的模样;像沉淀在时光中的老街,供一代代随时光流动的人儿们通过。
乡愁不仅是紧紧屹立在那里的乡,还有记忆深处的人儿们所承载的愁 。或许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一座由有机和无机材料所搭建的城市不再冰冷,成千上万个光分子撒在身上感觉到温暖,溶剂与食材混合唤醒味蕾,世界变成彩色。我开始怀念,静静的站在时光洪流的这头,与尽头的自己想眺望,却发现尽管悲伤逆流成河也无法与过去的自己握手言和。
初来这里读书时,小心翼翼的与他人相处。受了委屈就憋在心里,固执的认为自己总要长大,总会有一天只有自己才能依靠。固执的不让自己去想过去的自己,固执的把乡愁埋在心里。但乡愁开始发芽,无意间抬头,不知看见的家乡还是时光尽头的自己。
渐渐明白,现在的自己必须很努力的去走很远的路,爬很高的山,才能在回首那座充满乡愁的小城时,被记忆深处的自己感动的热泪盈眶。
可是尽管美人迟暮也好,英雄末路也好,我的家乡就在那里,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