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这两天没有和妈一起去小区外的那条林间小路锻炼,懒癌发作,但还是想写一下那条路。第一次去,是在夜晚,尚未感受到它的特别,没有路灯觉得特别恐怖,便和妈原路返回。第二次,是清晨,不到六点钟吧。已经好久没有听到鸟鸣声了。很美的一条路。妈说来回大概有4里地长,每天早上走两个来回,8里地。一半是水泥地,一半是土路。水泥地路上依次是垃圾场、养牛场、农家乐饭店,土路上倒没什么店家,右边是县城主河道,左边便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中间夹杂着两个小池塘。路的尽头是一家养鸡场,每天散步锻炼的人走到养鸡场前,听到狗吠声,便90度转弯,完成了一半的路程。
之所以印象深刻,除了景色优美外,更是因为这样的路在小小的县城已经是很难见到。小城也无法逃脱城市建设的步伐,这十几年,楼房在原本是菜地、田野的土地上矗立起来,童年那么多可供游玩的田野,如今已是灯火万家。这条小路,地理位置多好,就在河边,要是盖起楼房,也能算是河景房喽。但新城的建设与原本的打算背道而驰。规划中新城将会在老城的东边建起,架不住拆迁户们的死缠烂打,最后选择在老城的西边开发建设。现在看着新城崭新的面貌,很多人都道当年那些反对拆迁的人如今后悔的很,这些都是后话了。对于我和妈妈而言,在老城的最东边居住,这条一直没有变化的林间小路,倒是晨练的好去处。
每天走在这条路上,我总是会想起外婆家后面的那条林间小路,好似林间小路都是一样的,两边是高高的树,粗壮的树干是岁月的痕迹,但毕竟记忆是不同的。外婆家后面的那条林间小路,在童年的我的脚下,不能说是在外婆家后面,如果走过去,就算出趟远门了。从外婆家出发,穿过一片一望无际的田野,就到了路的这头。幼时的这条路,我们姐弟三个,跟着外公,从这头走到那头,可真远呀。但也总是有动力走到最后的,因为路尽头的那两颗大树,是与众不同的。那时小小的我们,可以凭自己的本事爬上去的树。两棵树,三个小孩,排着队的爬树,在外公的帮助下,玩的不亦乐乎。那时的路还是土路,那时的路可真长,那时对于路长没有数字的概念,却懂得到达终点的愉悦。现在的那条路还在,可是它原本就那么长吗?也就两百米吧,还是因为建设需要,将原先的长路,砍掉了一段?那两棵幼时常爬的树,一直都在,每次匆匆从那里路过时,我都忘了去看它们。
外公离开我们已经十几年了,这十几年很多地方都已经是大变样了。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县城,在今天,会是这个样子呢。记忆中的那条林间小路,因为县植物园的建设,被保留了下来。原本只是一条土路,又修了三条路,四条路形成了一个“十”字。土路也变成了水泥路,路的两边还有供人休憩的长椅。植物园大概也是十几年前建的吧,那三条路上的树也愈发粗壮了。初中时会骑着车,与弟弟到植物园里转悠一圈,也会走到那条土路上,但关注的焦点却已经不是它了,还有很多新建的弯弯曲曲的砖块路、饲养鱼虾的池塘等着我们去探索。后来,高中、大学去的也就更少了。如今,偶尔兴致来了,也会去看看。那三条路后来修的路两边的树已经有四五层楼房高了,笔直提拔。而那条比我岁数还大的林间小路,两边的树,外表斑驳丑陋,幼时那么高的树,竟然变得那么矮小和弯曲。似垂死的老者,如果台风袭来,它会最先倒下的。但好在我们这儿没有台风,它依然站在那里,尽管非常的丑陋。外婆家在县城的北面,那一片叫做北桑园,凡是在这生活20年以上的,对于这条土路都是有回忆的。但现在很少有人在十字路口时,会走向那条老路了,因为它的树干不似其他的精美,因为它那一眼望过去的尽头,再也不是一望无际的田野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小区的高高围墙。
外婆家后面曾经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的,如今已经全是楼房了。那是春天邻居家阿姨耕种的土地,夏天和弟弟钓龙虾的土地,秋天外婆下塘捉鱼的土地,冬天静悄悄的土地,如今已经是好几个小区的所在地了。上了高中,便没有去看看它,等自己的回忆慢慢涌向这块土地时,我已经没有机会再去看它了。我想着我最爱的狗狗虎子,也葬身于那片土地,就在外婆的菜园里,那片小小的土丘上。那片土地,太多记忆。
我在怀念些什么,原本是外公,后来是那片土地。我童年大多欢快的记忆,都在那片土地上了。没有一点痕迹留下,现在只有脑海中的片段,自己手中的文字能够保存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