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瑞金的最后居处
1934年7月,毛泽东结束会昌调研、回沙洲坝后不久,为避敌机轰炸,迁居瑞金西面的高围云石山。这时,临时中央政府和中革军委搬到瑞金西面的梅坑岩背。
这是毛泽东在云石山上的住处:
毛泽东在云石山的卧室兼工作室:
1934年10月上旬,毛泽东在于都接到中共中央有关准备转移的秘密通知,就派警卫员到瑞金云石山通知贺子珍,中央已批准她随部队出发,同总卫生部休养连的同志一起行动。
孩子小毛毛(卧室内还有一个婴儿床)只能托付给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的毛泽覃、贺怡照顾了。在战争环境中,这个孩子被寄养在当地老乡家,后来再没有找到。
毛泽东来到于都
1934年9月上旬,因前线吃紧,毛泽东日夜忧思,对战局放心不下,向中央提出到于都视察,得到同意,中央要他注意军事情况。
中旬,他带着秘书和警卫员抵达于都,调查于都、赣县等地区的敌情,了解苏区红军和地方武装的情况,了解敌军调动情况,为中共中央选择战略转移的行军路线提供调查情况。
9月20日,他在这里发出了《毛泽东关于信丰、于都等地区敌人活动情况致电》,为红军战略转移的部署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毛泽东在于都住的地方,就是这座何屋:
何屋是砖木结构房子,悬山顶,坐南朝北,房前一小院,院门楼朝西,总占地面积636平方米。因房主姓何,故名何屋。这里是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同时也是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在这个小厅里,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了贫苦工农座谈会和区、乡、村干部座谈会,同到会代表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情况,教育苏区干部要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自己有了缺点错误,要自觉向群众检讨,要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9月底,在繁忙的工作中,突然患恶性疟疾,高烧数日不退。
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得知后,立即派傅连暲医生从瑞金赶到于都。经过治疗,毛泽东病刚好,又开始翻阅文件,对劝阻他的傅医生说:“局势很紧张,休息是做不到的。”
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赣南省苏维埃政府于1934年7月成立,8月驻此办公。主席钟世斌,副主席王孚善。下设内务部、财政部、国民经济部、土地部、粮食部、劳动部、教育部、裁判部等工作部门。主要任务是掩护和支援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顺利集结和安全突围。
中央红军集结于都时,赣南省苏维埃政府开展筹粮扩红、征调伕子、坚壁清野等工作。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筹集粮食18万担,筹款44000多元,扩红14000多名,还筹集了大量的被服、草鞋和果品支援红军。
红军主力突围长征后,赣南省苏政府与省委、军区(驻于都县载舒屋)领导机关即撤离于都县城,迁往于都南部的黎村、小溪等地山区活动。由于粤军的包围,后退至上坪山区,自1935年3月实行分散突围后,赣南省自然解体。
贡水边上红军渡
1934 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分别由瑞金县的田心、梅坑地区出发,向于都集结地域开进,开始战略转移。
10月16日,中央红军各部队在雩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17日,按照中革军委颁布的《野战军渡河计划》,分别从雩都、花桥、潭头圩(龙石嘴)、赖公庙、大坪心(龙山门)、峡山圩(孟口)等十个渡口南渡雩都河(即贡水)。
1934年10月11日,中革军委发布命令,将中革军委、红军总司令部和总政治部及其直属队组成第一野战纵队,与主力红军组成野战军一同行动,叶剑英任司令员。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编在一纵队所属的中央队。
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将中央机关、政府机关和军委后勤部门、工会、共青团等单位组成第二野战纵队,李维汉任司令员兼政委。
10月18日晚,毛泽东、周恩来同中央纵队一起渡过于都河,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雩都河畔,人山人海。数以万计的男 女老幼伫立在各个渡口,为红军送行。老乡们一面跟着红军走,一面将鸡蛋、糯米团等往战士的口袋里装。
疯狂报复
中央苏区被敌人占领后,国民党军队展开疯狂报复,无数的革命干部和群众惨遭杀害。
据有的材料说,瑞金被杀达12万人,宁都被杀绝的有8300多户,闽西被杀绝的有4万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