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买学区房,有句话叫:一区定终身~
因为跨区转学十分麻烦,所以大家买学区房前,最好知道每个区的教育特点,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下各区教育生态的具体情况,大家自己对号入座。
1、徐汇和杨浦区,历来就有徐一杨二的说法,上海公认的教育强区,小学初中高中都有名校,牛娃的天堂。不过因为这两个区是以民办见长,所以公民同招和民办摇号的政策对这两个区的影响最大。
2、静安区,合并后教育资源更丰富,选择更多,堪称是普娃天堂,70%的孩子能进高中。
3、黄浦区,中考人数少,市重点高中第二多,升学压力小,上海小孩读书最幸福的区,没有之一。
4、浦东和闵行对新上海人最友好,没有上海户口也可以读好学校,小升初户籍对口,很适合买初中学区房。
5、虹口区有神仙学校上外,中考人数少,升学压力小,而且最便宜的学区房就在这里了。
6、普陀区特色高中多,一贯制学校多,随着华二回归普陀,普陀的升学数据会有暴击,值得看好。
7、长宁区是上海第一个小升初多校划片,记住三个关键词:快乐教育,摇号入学,教育公平。适合佛系的家长选择。
其他没提到的几个区都是郊区,各自都有不错的学校,但升学路径相对单一,竞争压力大,就不做推荐了。
总之,大家记住两句话:牛娃去徐汇、杨浦、闵行,普娃去黄浦、静安、浦东。
孩子还没上幼儿园的选静安、黄浦,孩子已经上中班或者大班的选浦东、闵行。
问答
问题1:什么是户籍对口?什么是学籍对口?
答:户籍又称户口,是指国家主管户政的行政机关所制作的,用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身份证明。
一般家庭孩子的户籍通常有这么几种类型:
上海本市户籍。
家长的居住证积分满120分。
家长居住证积分不足,孩子非本市户籍。
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专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学籍号就是上海市电子学生证上的号码,共19位数字:
310+区县代码(3位)+学校代码(4位)+学段(1位)+入学年月(4位)+班号(2位)+学号(2位)。
问题2:学籍和户籍对升学的影响?
多年来,上海始终坚持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原则。规定公办初中可采取小学划片对口、居住地段对口或电脑派位等方式招生。
换句大家都能理解的话说,小升初公办录取一般有这么几种类型:
学籍对口、户籍对口、学籍+电脑派位
学籍对口
学籍对口的区一般采用小学对口初中直升的方式,一贯制学校直升本校初中部就读。
代表区:杨浦、黄浦、虹口、普陀
户籍对口
户籍对口的区,按照户籍划块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按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系统自动调配户籍学生进入对口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代表区:浦东、闵行、宝山、嘉定、青浦、松江、奉贤、金山、崇明
学籍+电脑派位
学籍对口为主,部分学校划片电脑派位入学。
代表区:长宁、徐汇、静安
注:这个分类不是完全绝对,有些学校既看户籍,也看学籍。实际执行的时候以当年的招生情况为准,人户一致的在公办对口录取中是属于最高优先级。
搞清楚对口方式后,我们再看公办初中的对口入学排序。优先排序的是人户一致,简单理解就是孩子的户籍/居住地和学籍是一致,那么无论你是在学籍还是户籍对口的区,都是第一排序位。
但人户一致也会按户籍/房产年限、与户主/房主亲属关系等因素排序,以及是否报名民办初中。如报民办初中未被录取的人户一致学生,即使你入户年限、户主关系等排序再靠前,也要等人户一致且未报民办的那批录取之后再排序。接着再是人户分离、非沪籍等情况排序。如果由于搬家、寄宿祖辈家等因素导致就读小学和原户籍不一致的时候,也是可以跨区/学区地段就读的,但这种情况就属于人户分离。如果人户一致的入学人数已经满足该初中的招生名额,那人户分离的孩子就可能要被统筹。
理论上所有学生都有权利选择回户籍(居住)地入学,应在指定时间之前向原就读小学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由就读小学统计汇总并报区招生考试中心,经审核通过后由区招生考试中心统筹安排入学。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撇开其它客观因素,是否选择回户籍(居住)地入学也是小升初择校时家长能把握的一种调控手段,但是回户籍(居住)地是否一定有利,一定要仔细权衡所有的招录取渠道的优劣势。
普遍规律一般如下:
学籍优先的区,无本区学籍的学生将面临统筹;
户籍优先的区,无本区户籍的学生将面临统筹。
然后再结合目标学校的招生人数、人户一致或对口小学的孩子是否超额等情况,综合考量。
尤其是为了仅区内招生的民办初中而选择到某区去上学的孩子,要格外注意了!一旦选择了在哪个区升学,就不能再更改了;要做好民办摇号不中,就统筹入学的思想准备,请务必要慎重考虑。
不过,大家也不要陷入一个误区:统筹安排不一定就是劣势,假如对口的学校实在不理想,去博一把民办摇号,或返回户籍(居住)地入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问题3:什么叫做五年一户?
答:是指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即一个门牌号一居住户,五年内只接受一个学生(双胞胎和二孩例外)。简单直白的说,就是上下家孩子在对口小学不能见面,一个出一个进就算满足条件。
问题4:最近准备买房,怎么知道房子是否满足五年一户?
答:暂时没有官方的查询渠道,目前主要是有2种办法可以尝试查询:1、到街道查询该地址以前的入学情况,因为街道登记过信息,要查询也不难;2、向学区房所在地派出所进行户籍调查进行信息确认。
问题5:想要买学区房需要提前五年买吗?
答:只要满足自己孩子入学当年,跟上对口的孩子相差5年以上就可以了,不一定需要提前5年购买。
问题6:什么叫“多校划片”?
与“多校划片”相反的是“单校划片”,意思是一个小区或多个小区对应一所小学。而“多校划片”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小区或多个小区对应多所小学、初中。
换句话说,在“多校划片”的入学机制下,小学和初中入学就是一个小区或多个小区对应多所小学,孩子要到哪里去上去,取决于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
问题7:什么叫“公民同招"?
有意愿就读公办初中的学生根据就读意愿区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划片对口、居住地段对口或“电脑派位”等方式入学。
报名民办初中未被录取的,根据公办初中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以对口生源优先、同类排序靠后(如同属对口某公办初中的生源,即排在此类学生靠后)为原则,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如已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按照填表时所选择的户籍(居住)地,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
2020年幼升小、小升初报名,公办和民办只能二选一。
也就是说,你选了民办等于自动放弃对口公办优先录取的机会,学区房相当于“作废”了;如果民办没有录取,那就要重回公办池子里重新排序或是统筹入学,进入那些还没招满的本区公办学校。如果民办没有录取,那就要重回公办池子里重新排序或是统筹入学,进入那些还没招满的本区公办学校。
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