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堡文化研究 第97期
作者:和成有
编辑:秦陇华
承蒙都蛮堂侄邀我参加“黄堡文化研究”群,看到铜川、黄堡许多作家、文化名流及爱好者发的众多帖子,使我受益匪浅。真是后生可畏。我虽已年过古稀,也蠢蠢欲动,想了几天,凑成了这篇不成文的文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南凹,一个只有三四百人的小村,因我堂侄都蛮(和谷)而在铜川也小有名气。
距上屽村约五里地的南凹,在老村的南边,因人们居住在塬畔低洼处而得名。据老人们讲,在南凹村顺着红土梁往上看,村子盘着一条龙,那棵古老的槐树,就是龙头上的一朵花。以古槐为中心,周围有百十亩良田,被老人们称为“金鉢鉢”。它土质属于黑垆土,比塬上的土色重,在同样的条件下,比塬上的土地多打粮食。在“民以食为天”农耕时代。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南凹,由三个自然小村构成,分别是前凹、后凹及郭家渠。在前凹住着的全是和姓,后凹则全是付姓,郭家渠付姓为主,另有一户陈姓是灾年从商县迁来。付姓老家是罗寨,上屽村则是和姓的老家。所以,南凹实际是个“移民”村。
传说,在明朝洪武年间,,先祖和清因征战有功,钦陞武略将军肃州卫前所副千户,皇帝恩准,回乡祭祖。闲暇时,出外游玩,转到南凹塬畔,看凹里一片葱绿,草木茂盛,再看,门前沟,一条小河,流水潺潺,直通黄堡。回来后就问家人,南凹那片地可有主家,家人说,原上的平地尚且种不过来,多有荒芜,谁愿开垦凹里那地。先祖说,南凹那片地面南朝阳,土色又好,肯定比塬上的地打粮多。第二天,他便率领子侄,实地勘测,并亲手栽植一棵槐树苗。历时多年,从康王沟到西安沟东西开垦了百十亩好地,先祖栽植的那棵槐树苗也生长茂盛。
因为有了南凹这块地,和门家道渐丰。这块地,离上屽村较远,耕种很不方便,于是他们就在南凹打了几孔窑洞,收时种时住在南凹,忙完就回去,这就是过去称作“拉吊庄’。我小时候,当时“拉吊庄”的窑洞遗址尚在。
话说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五世本宁公育有六个儿子,他们分别是涍、潮、灏、渶、瀛、淳。本宁公就是倡导修《和氏家谱》之人,他“勤谨农业,酷好诗书,为子侄延师课肄,不惜萤窗之费,闻才高德优之士,必命子侄外出就学,运转费用不惮跋涉”。(和氏家谱语)其三子潮是饱读诗书之人,清庠生,曾恩贡例授徵仕郎吏部候选直隶州分州,其妻例授诰命七品。正是他遵父之嘱,同堂侄自顺(清庠生)共同修谱,使我《和氏家谱》成书,并传世至今。
本宁公在儿子们长大成人之后,要分房另住。但因孩子多,又加上儿子的儿子,上屽村实在住不下。于是就在南凹建了两处地方。一处在在原来“拉吊庄”窑洞附近,涍的五子自如和灏的嗣子自祥分别居住,因地势较高,人们称为“上头”。另一处在武略将军手植槐跟前,潮的两个儿子自祯和自谦分别居住,所以称为“下头”。外边人也称“上和呀”“下和呀”。至此,和门就正式入驻南凹,到我堂侄都蛮已历六代,約一百五十余年。武略将军手植古槐树也经六百余载,古木参天,茂密葱茏,记录了我和门历尽沧桑繁衍生存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