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应将敢担当、善作为落到实处
近些年来随着基层减负的落实以及待遇的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责任心得到增强,工作也得到大部分群众的认可,但在一些地方,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基层干部仍然存在不敢担当,作为不善的情况。近日,半月谈杂志形象的刻画了现在部门基层干部的五种闲人画像,分别是:上推下卸的“二传手”,升迁无望的“老前辈”,得过且过的“隐形人”,有苦难言的“背锅侠”,徒劳无功的“大头兵”五种画像。
事实上,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出现和蔓延,最终受损的还是群众的利益和政府的威信。就像一乡镇年轻副科级干部所说:万事都要讲实事求是,少一些形式主义,多一些实干精神,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工作和心理负担,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才能切实提升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如何更好的提升基层干部的担当作为能力,更好的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应该从以下三方面重点入手:
一是真正向基层赋权。强化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根本上需要从制度上对基层政府的权限和资源加以保障。比如说在城建、国土、环保执法等方面应当把执法权赋予乡镇基层,这样在遇到问题情况时能够及时的处理,防止出现因时效性而使问题扩大化。此外服务大厅中的社保、民政等部门也应该下放职权,尽量少让群众在办理业务时重复跑腿。各地要因地制宜,但总体原则就是要使得“人、事、财”相匹配,“权、责、利”相统一。
二是上级部门政策安排要明确、有操作性。有些领导干部不熟悉乡镇实际情况,在布置完工作后只是单纯用完成率作为考核指标,每天都排名。比如说有些地方在改厕过程中,一些村庄常住人口不到60%,改厕任务却要完成80%,这让基层干部犯了难,“明知在农户家进行改厕不会使用,但还必须这样做。”
三是基层干部要自觉压实工作责任,强化作风建设。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信念为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这就要基层干部应该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为民情怀。丢掉“铁饭碗”思想,强化政治定力,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清代诗人郑板桥在咏竹一诗中这样写道:“些许无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真的希望通过各方努力,基层干部真正能够将敢担当、善作为落到实处,真正能够保护群众的切身利益,真正能够提高基层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