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方介绍
官网链接:
http://www.ninebot.cn/Product-scooterStandard.html
二、使用背景
3月来到北京上班,需求主要为上下班通勤,单程约4.2Km,路况良好,单人使用且无长途出行需求,故此对于传统两轮电瓶车无刚需,遂在闲鱼上购买的此款产品1300元全新未拆封。
评测主要以问答的形式表述个人在购买决策中的思考以及使用后的真实结论。
三、问题、回答以及原因
Q:适用场景?
A:概括来说,路况好且简单,单程5Km内的通勤或游玩。
W:轮胎小,对于路况的适应能力非常有限,官方标称续航约20km,北京冬天3月(约10℃)实测续航约16~17KM,同时乘骑体验以及制动性能相比3000元档位电动车有明显差距,故此不建议超过5Km的出行。
Q:便携性到底如何?
A:实测带去购物,在折叠后,男士可以提去商场二楼屈臣氏买个洗发水,但绝无可能提着到处走,11公斤的重量对于瘦弱的男士来说都很不便,对于女生来说更不用考虑,这点上商家给的“单手提起”场景图有虚假宣传的嫌疑。
对于主流三厢轿车来说,一般都可以放进去,但对于两厢轿车来说则是未必,主要看后备箱开口大小。
Q:实际乘骑体验以及性能?
A:速度上,78KG体重无风铺装路面,极速21Km/h,高德地图上显示我到公司的距离为4.2公里,实测约20分钟可达(不含电梯时间)。
续航上,10℃极限续航约17Km。
制动性能上,对于站立骑行来说电子刹车已经非常灵敏,配合后轮物理摩擦刹车基本可以达到3000元档位配置油碟电动车制动性能,但是如果要这样配合使用对于使用者驾驶水平要求比较高,而且在紧急情况下不一定能反应过来,你需要同时按下电子制动、采取半蹲姿势、单脚踩下后刹。由于个人有玩山地车冲山经验,自认为驾驶水平在普通用户中位于头部,但在极限情况下,依然会觉得有危险。故此对于普通版本来说限速在21km/h我甚至觉得是过高了的,而同样售卖至欧洲的版本限速会更低。
避震上,由于仅前轮有避震,在柏油铺装路面体验良好,但是如果长时间在石板路面上行驶难以让人接受。
Q:推荐购买的版本?
A:标准版本足矣,同时必须佩戴头盔。
W:九号电动滑板车有两个版本,标准版和Pro版,后者的限速会提升至25Km/h。但出于安全性考虑,个人建议购买标准版本,同时也不建议超过10km或者是复杂路况的出行。当你购买了Pro版本的时候必然导致会习惯最高速巡航,而我认为目前这类产品以及大部分用户,在这个速度上是无法保障高安全性的。
Q:对比米家滑板车和平衡车?
A:更推荐ninebot这款。
W:米家采用充气轮胎,舒适性更高,可维护性更差。极速25Km/h,速度更快而安全性更低。起售价1999贵了200。综上,个人认为安全性和免维护性更重要。
相比两轮平衡车,如果用于通勤,两轮滑板车的安全性高出很多,这是产品形态决定的,平衡车完全不适合通勤,在极限情况下危险性极高。
Q:对比2500档位小型电瓶车?
A:更推荐电瓶车。
W:虽然贵一些,但在续航、安全性、极速上都全面致胜,实用性更佳。且便携性这个问题上前面已经表明过观点。当然还有一种场景是更为适用的,即用作最后一公里的替代品,如果是停车场距离办公点位置较远,或者是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下车后再使用滑板车,这种场景下滑板车是非常好的替代方案。
Q:有无其他缺陷?
A:电池置于头管中,重量分配上不如电池置于底盘中的产品稳定。
推动到3Km/h时才按动油门才有响应,这对安全性来说是OK的,但我认为有更佳的做法,比如是否可以考虑按下油门时,通过电机驱动时的扭力输出,判断车上是否有人,同时可以设计随速度的扭力输出增益,来综合判断,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米家滑板车的传统物理刹车把,个人认为制动性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