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606天】
加法
减法
似乎总是在这样的徘徊中
但有更简单的方法
那就是
找到自己要的
特别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生是什么感受?
我只想说三个字:特别爽!——我说的是实话,不要打我。
我曾写过,十三岁给自己画下的人生蓝图,二十三岁就达成了——虽然达成也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
我喜欢的男生,他需要有什么样的特质,我也找到了,多年过去,依然伴随在我身边。
我很会做自己的规划,想要什么,我都很明确,要怎么做,我也很愿意去探索,我想学什么,也会努力去学。
在很多人眼里,觉得我是个梦想成真的人。
其实,真正的真相是:我很知道我要什么,并愿意为此承担相应的结果,从不会贪心地想要A又想要B,很会做取舍而已。
我十三岁梦想成为独立设计师,能在家工作,照顾家人,自己的时间也相对自由;当我二十三岁阴差阳错达成这个目标时,我才开始学着如何成为一个独立设计师,如何一个人管理一个项目,如何施工,如何收到款,如何和客户打交道,如何和材料商周旋,遇到问题怎么办,全都不知道,一点点学起来。
同时,我野生野长,主流的设计公司那些套路完全不懂,也没有人可以交流,过得很封闭。因为之前呆的是设计院,设计院的操作模式和家装的管理模式完全不同。
我放弃了进入团体工作,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这句话看得很光鲜,只有自己知道走过来掉了多少坑。
任何的选择其实都面临着不同的结果,这里会有三个关键点:
最重要的目标
最后截止时间
不后悔
一,最重要的目标
是要弄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想要自由,就要放弃公司的稳定,没有养老保险的拖地,凡事只能自己扛起的责任——这就是事情的两面性,没有最好的选择,但总有一项是自己特别想要,特别渴望,特别不能妥协,一定要去达成的。
所以,既想要A,又舍不得B,最后痛苦纠结的就会是自己,想想每次这样纠结的时候,是不是浪费了很多的时间,精力,吃不香,睡不好,总是想着能不能鱼和熊掌兼得,那永远是不现实的。
最好的方式,就是善于说服自己,看到自己所选择的这个选项的好处,然后不断强化这个好处,比如虽然我没有这么多保障,但同时也逼着我自己需要不断成长,造成了我比较优越的竞争性;同时,我的自由还可以让我在自我成长,家庭事业间游刃有余。
还可以列张表格,一一列举两个抉择下你能想到的所有内容,看自己更想要那个,就选哪个。
没有最好最完美的选择,选个衣服的颜色还会纠结老半天呢,何况是人生抉择——但明白自己最想要的,就可以排除掉很多不必要的冗余项,只留下最重要的那个。
二:最后截止时间
其实说得做选择好像很轻松的事情,自己做抉择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容易,也常常纠结得没完没了,思前想后,这个时候我会用最后截止时间来给自己压力,让自己在这个时间之前就做好抉择。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让自己有紧迫感,在这之前可以不断衡量利弊,甚至可以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件事情。
过了这个时间,做出决断后,就不再纠结这个问题,把它放下来,如释重负。
三:不后悔
做完抉择后,最重要的是不要后悔。
后悔这种情绪是在所难免的,总会想着是不是另一个选择会更好,但这样的想法于事无补。
能让事情变好的方式,是相信这个选择就是自己最好的选择,然后义无反顾倾尽全力去把它做好,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集中所有的精力只专注去做优化自己选择的事情。
如此,优者恒优,我们用时间和行动不断地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最佳选择,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结果呢?
其实,人生哪里有最优解,每个人都是一边走一边探索,无非是有些人总觉得得到的不够多,有些人很容易满足,有些人总是得陇望蜀,有些人珍惜当下。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人生就会因此变得简单很多,那些纠结的时间都用在专注上,于是就有更多时间去做好那些事情,而不是还在反复纠结。
▲
关于本文
——林青澜,生活美学家
私宅设计师,探索生活美学,空间美学,生活应是鲜活而有趣的,我喜欢具体而美好地生活着,以享受世间美好为终身情怀。
做个优雅有趣的女子,用心品味生活——
文字由青澜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