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来说,哪一样不是和她有联系的呢?哪一样不使我回忆起她来呢;我一低头看这间屋里的地面,就不能不看见她的面貌在石板中间出现!在每一朵云,每一棵树上——在夜里充满在空中,在白天从每一件东西上都看得见——我是被她的形象围绕着!最平常的男人和女人的脸——连我自己的脸——都像她,都在嘲笑我。整个世界成了一个惊人的纪念品汇集处,处处提醒着我她是存在过,而我已失去了她! ——《呼啸山庄》
最近诸番事了,一时间日子变得空闲起来,竟不知做些什么。转头一看,书架上两年前买的一批书塑封至今仍未仍未拆掉,回想起购书之时的“雄心壮志”,一时间惭愧之情在心中油然而生,遂立志重拾阅读之事,做一个文化人。毕竟久未读书,故挑了最薄的一本起手,是为——《呼啸山庄》。
初读此书就略感不适,一者久未读书,阅读的习惯早已经丧失,细细的一字一字读去对我来说殊为不易;二者随着年岁渐长,仁义礼智,温良恭俭在我眼中越发具有分量,书中主角行事颇为“恣意妄为”,甚至不讲道德,不讲法度,与我之三观实在不符,阅读起来更显吃力。幸而随着一点一点深入阅读,阅读的习惯慢慢回来了,我也更加适应旁观者这一角色,避免将自己过多的带入书中,遂儿用一月时间读完此书,故记此笔记以作纪念,录以读此书时的心情感受。
西斯克里夫的童年是不幸的,阴沉的性格与不幸的遭遇造成了他悲惨的童年。人们常说,“童年的不幸需要用一生去治愈”,显然西斯克里夫并没有遇到人足以治愈他童年的不幸,也因此他选择了肆无忌惮的伤害他人,报复他人以弥补内心的空虚与脆弱,也因此造成了他与凯瑟琳•恩萧之间的悲剧,和书中的大部分故事。可惜,这样的行为只能获得空虚的满足,这也是为什么西斯克里夫报复了所有人却只是变得越发地癫狂,以至于在最后病重时才得以在虚假的幻象中得到片刻的宁静的原因。
译者在序言中写到“西斯克里夫与凯瑟琳的不为世俗所压服,忠贞不渝的爱情是对他们所处的被恶势力所操纵的旧时代的一个顽强的反抗,尽管他们的反抗是消极无力的,但他们的爱情在作者的笔下终于战胜了死亡,达到了升华境界”。但是读完此书,我却并非这么觉得。西斯克里夫,凯瑟琳,埃德加三人之间的感情并非是一段未成的爱情和不美满的婚姻这么简单。西斯克里夫和凯瑟琳之间是爱情吗?我想并非那么简单,这其中不但有年少的喜欢,也有青梅竹马间的亲情,西斯克里夫对于凯瑟琳来说,并非简单的情人,更是一位玩伴,兄弟。倘若凯瑟琳对西斯克里夫有着纯粹的男女之间的爱意,又怎么会对文质彬彬的埃德加动心呢?诚然,凯瑟琳有想要通过嫁给埃德加而使得西斯克里夫得到阶级上的提升,可是在爱情面前又会有谁选择嫁给其他人呢?所以我想在那个时候,对于凯瑟琳来说,希望她的兄长更好的祈愿和对于埃德加的乍见之喜是大于她对西斯克里夫的爱情的情意的。直到西斯克里夫回来,这团年少的喜欢才得以在三人之间的矛盾中燃烧了起来,蜕变成爱情。可惜错过终究是错过了,虚弱的身体,错误的时间,激烈的矛盾使得三人最后走向了悲剧。最后,三人葬于一处,是对他们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表现,以凯瑟琳为纽带,这三人之间的感情早已搅成了一团乱麻,友情、爱情、亲情、争吵、憎恨、厌恶……
如果说西斯克里夫与凯瑟琳是一个悲剧,那么可怜的林顿兄妹就是这场悲剧可怜的牺牲品了。埃德加•林顿称得上是一名礼貌友善的绅士,他也得偿所愿娶到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可惜西斯克里夫的突然归来打破了一切,也使得他所珍视的被毁灭,苦苦承受了失去爱妻十几年的痛苦。而伊丽莎白•林顿则是一个傻傻的被自我臆想的幻象蒙骗,陷入爱河的愚蠢的女子,西斯克里夫的归来是她悲惨命运的起点,随后她一步一步将自己葬送。
哈里顿某种意义上成了“认贼作父”的“不孝子”,可悲哀的是他的亲身父亲却几乎没有给过他一丝一毫的关怀,他能够信任的人竟是怀着恶意来到他身边想要报复他的家族的西斯克里夫。不过不得不说,在很长的时间里,西斯克里夫都是他唯一的依靠,也不难怪最后西斯克里夫逝世后他是那么的悲痛。哈里顿被西斯克里夫教导得鲁莽而又粗暴,可喜的是他的本性是个积极向上的人,这也是后面他能够被凯瑟琳•林顿救赎的原因(埃德加与凯瑟琳之女,后称凯蒂)。凯蒂和哈里顿最后的结合我想也是作者对着世界的一个善意,给了故事一个happy ending。
言及于此,一时间没有什么可说之处能够被想起来记录,那么本文就止于此吧。希望阅读的习惯保持下去。若有有缘者得见此篇读书记,还望原谅笔者拙劣的文笔。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