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有所交集,总有人好风评他人。有说好的,也有捕风捉影的、随意评测他人的。
困厄绕身,时运多舛,独善其身,可是易事?
人言可畏,多事之期,谣言四起,何所适存?
汉·韩婴《韩诗外传》皋鱼曰:树欲静而风不止......,是说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的刮动它的枝叶。当此之时,弱小的树是无法独善其身的,无论其是否愿意,都是不可抗拒的。
01表忠心,不受待见,危局下勉强得生存
五代后汉,隐帝刘承祐自即皇帝位始,就对先皇刘知远遗诏的托孤辅臣十分疑忌,特别是手握重兵的,军功显赫的武将。更是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非拔之而后快!
早在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因看不惯刘承祐的做派而相继拥兵造反时,郭威(此时的郭威还不是后周太祖)就向后汉隐帝刘承祐表明心迹:臣不敢请,亦不敢辞,惟陛下命。
“臣不敢请”的潜台词是,身为后汉枢密使的郭威,不想让皇帝刘承祐误会他借出兵平叛的机会独揽军权。
“亦不敢辞”的潜台词是,不愿让皇帝刘承祐误会郭威借机要挟他。
“惟陛下命”的潜台词是,皇帝刘承祐怎么说,怎么算,所有的事情随刘承祐的心情,一句话,皇帝刘承祐怎么说,臣下郭威就怎么做,绝无推脱,绝无二话。
这与其说是表明心迹,不如说是向刘承祐表忠心:我对皇帝陛下唯命是从,忠心不二。
事实上,此时的刘承祐只是把对郭威的疑忌暂时压在心底里,因为刘承祐派去平叛的领军大将,根本不是那三个“反叛”节度使的对手,放眼此时的后汉朝堂,军功显赫,声名在外的郭威成了唯一人选。不过,刘承祐对郭威的疑忌的这股“风”早晚要摧毁郭威这棵树。这只是个时间问题罢了。
郭威领军平叛,没经过多大功夫就剿灭了叛乱。
但是,皇帝刘承祐,又给郭威这棵想要静一静的“树”,吹了点不大不小的“风”。
02不受待见,被戏弄,忍耐求生存
几个月,刘承佑不知从哪里得来的情报:后汉国死敌辽国,从燕云十六州南下,浩浩荡荡杀奔后汉国。军情紧急,郭威这棵想要静一静的“树”便被紧急派往后汉北疆“抵挡来犯之敌”。
到了后汉北疆,郭威大军竟然没发现南侵辽军一点点的蛛丝马迹,仿佛辽军从未来过后汉北境一般。这是刘承佑对郭威的一次“小小的戏弄”。想必郭威事后也是知道的,辽军南侵,根本是子虚乌有。十有八九就是刘承佑给自己的吹得又一次“邪风”。
怎么办?此刻,面对滔天皇威,郭威,静静地忍耐着在后汉北境服从诏令才是理智的。
于是,就在这个静静的短暂时期,郭威在后汉北境成了棵站岗放哨的“树”,算是稍微消停了一小会儿。
03侥幸得生存,“帝王狂暴之风”,先摧毁别人
那时,郭威还不知道,来自刘承佑的更猛烈的“帝王狂暴之风”已悄悄在集聚着。只不过先吹到别的“树”上。
后汉乾佑三年,即公元950年,刘承佑的“帝王狂暴之风”带走了三位掌管军权、财权的辅政大臣的生命。他们分别是是杨邠、史弘肇、王章。
事情是这样的,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位重臣按照每天正常时间去上朝,刚走到宫城的广政殿,皇帝刘承佑就让数十名武士,不抓捕、不宣判处决了他们。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刘承佑的“帝王狂暴之风”就这样突然摧毁三棵后汉朝堂上根深蒂固的“大树”。竟是如此的迅雷不及掩耳!如此令人目瞪口呆!
除掉了三位文官重臣,就轮到了早就被皇帝刘承佑恨之入骨的能征善战、武功卓然的郭威。
04大智慧,妙招解危局,逆袭成帝王
刘承佑的“帝王狂暴之风”说来就来。
一封来自澶州的密信,赶在皇帝的诏书前,被送到郭威的手上。这是一封联名密信,署名的是镇宁军节度使李弘义,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侍卫马军指挥使郭崇。密信里说,皇帝密诏李弘义去澶州杀王殷,密诏郭崇去杀郭威。李弘义最先得到命令,证实是皇帝的密诏后,最快时间到了王殷面前,但是却没有依密诏杀王殷。奇妙的是二人又一起结伴带着密诏来到郭威的驻地,向郭威透露了实情。待郭崇赶来的时候,郭威已有了准备,便先发制人,从郭崇处拿到密诏。
密诏是要杀人的,只不过要杀的人不是郭威,而是郭威的重要属下。谁在密诏上动的手脚,当然是郭威。
在五代十国的乱世摸爬滚打多年的郭威,就这样静静地摆了皇帝刘承佑一道。而刘承佑暂时还不知情。
枪林箭雨,旌旗招展,郭威带着众人,浩浩荡荡的朝京城汴梁而来。
待郭威的大军到达封丘,皇帝刘承佑才反应过来,于是诏令天下勤王护驾。勤王的军队是来了,但是被郭威轻而易举的吓唬跑了。
接下来,就是直达京城汴梁了。
刘承佑,还年轻,年少天子一个,一个冲动或者一个深思熟虑的预谋,竟然灭了郭威留在京城汴梁的家人,一个不留,斩草就差除根了。
这下,郭威这棵原本幻想静一静的“树”,再也静不下来了。吓唬跑了勤王的军队,皇帝刘承佑就只剩下逃跑的命了。还没跑多远,刘承佑就被部下平静地杀了。
这时,郭威算是能够短暂地静一静了。
待郭威带兵入京,觐见后汉李太后,然后请求李太后临朝听政,并且假意拥立刘氏宗室武宁节度刘赟为帝,随后突然听闻辽国南下,再次率军北上抵御,途径澶州时,士兵兵变黄袍加身郭威。郭威返回汴梁,逼李太后任他为“监国”,终于夺得国政。
郭威,终于可以成为一棵静静的“树”了,一颗岿然不动的“参天大树”。他可以静了,也没什么“风”动得了他了。因为他自己已然由后汉国不受待见的武将变成了后周皇帝。
终于,郭威,在五代十国的乱世生存了下来,而且活的精彩、创造的影响力更是非凡。
因为在郭威创造的国家价值的基础上,赵匡胤才继后周世宗柴荣之后,建立了华夏文明登峰造极的宋朝。
结语:
树欲静而风不止。有“风”来,“树”还未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就要忍耐,等待,同时要静静地壮大自己的力量,提升自己的实力,做到根深蒂固,广结“良木”,待时机成熟,条件具备,长成“参天大树”就什么风也不畏惧,什么混乱的局面也能适应生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