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她14岁。
那一年,他12岁。
她和他到了镇上同一所初中,同一个班里报到,那是他们第一次的交集。
由于上学比同年的孩子晚一年,所以她的年纪比班上大多数的同学都要大一岁。这让她一直都有种莫名的自卑感。
而他因为比较早入学,所以比班上的其他同学年纪稍小一些。
她个子长得比较高,1米62,所以她总是被安排坐在后面。
他个子不高,1米5左右,总是被安排坐在前排。但他从来不认为这是一个困扰。
她学习很认真,是班上的学习委员。除了学习,她做的最多也只是跟班上的女同学聊聊天。她最不喜欢就是上体育课了。
他学习虽然没有特别好,偏理科,但学习态度还是很好的,在班上也是中上水平。课余他喜欢运动,和男生打打篮球。
她的性格比较内向,但对班级工作又很严格,对同学要求很严厉。总之就是吃力不讨好。理解她的人,会支持她,会心疼她。不理解她的人,会抵触她,会厌烦她。她只告诉自己,她没有对不起任何人,就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
他性格活泼,平时除了运动,还喜欢跟班上的男生打闹,跟班里是女生聊天,是不少女生眼中的男闺蜜。
她每天追着她负责督促学习的同学满班里跑,每天苦口婆心的劝导,然而那些不爱学习的人只觉得她烦人。
他知道自己偏科,也有正视自己的不足,所以他有不懂的问题,都会主动请教身边的同学。由于她又是班上的学习委员,而且除了吃饭,其余时间都待在课室里,所以是最好的请教对象。
每次他的请教,她都有很认真地解答,所以他也越来越多地向她请教。久而久之,跟她熟了,就会聊一些无厘头的话题。渐渐地,他会找一些课堂开放性的讨论题或是一些时事、社会现象等话题来跟她来探讨,或是辩论。她觉得他思路很广,他觉得她思维逻辑很严谨,常常让他无法反驳。两人都不肯服输,常常都争持不下,直到上课铃响起,才暂时“休战”。
就这样,三年过去了。
那一年,她16岁。
那一年,他14岁。
她和他,毕业了。
从毕业典礼结束后离开学校的那一天起,她和他便失去了交集。
那一年,她17岁。
那一年,他15岁。
她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然后就开始了寄宿生活。
他留在了镇上的高中,继续着他的学习和生活。
高中三年里,她和他没有联系过。就仿佛 ,不曾认识一般。
那一年,她20岁。
那一年,他18岁。
她考上了邻市的重点大学,努力地适应着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
他考上了邻市的一所专科院校,修读着自己规划中的专业。
在这座陌生的城市,她没有认识的旧同学。而他,也是一个人来到这座城市。
她,不知道他在这里。就像,他不知道她也在这里一样。她和他过着各自的生活。
那一年,她21岁。
那一年,他19岁。
初中同学从她妹妹那里获得她新的联系方式,告知她下个月,回来参加初中同学聚会。
四年没联系,感觉已经有点陌生了,她是个慢热的人,怕到时会冷场,会尴尬,所以一直犹豫着要不要出席。
他一听说要组织同学聚会,想着能见到老同学,就非常的兴奋,希望那一天早一点到。
直到聚会前的一天,她还在犹豫着是否要出席。老同学不知道是猜到她的想法,还是真的太了解她了,就怕她不来。所以有的就打电话提醒她说,明天一定要来。有的还是不放心,直接说,明天会直接开车来接她,结束后也会送她回家。让她一时间,也想不到任何拒绝的理由了。
同学聚会当天,那些同学看到她都非常热情,因为其他同学初中毕业后,都还有联系,唯独是她,就像消失了一般,没有人知道她的消息,没有人知道她的联系方式,没有人见过她。今天看到她,大家都围上来,不断地问她各种问题,问得最多就是谈恋爱了没有。在久别之后再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她显得有些措手不及。
在人群中,他发现了她,虽然多年不见,但她依旧是他记忆中的模样,个子长高了,差不多1米7吧,还是女生中比较高的。不过似乎多了一些无措和羞涩,要知道他记忆中的她,曾是那么严厉地督促班里的同学认真学习呢。
兴许是许久不见,她多少还是感到一丝陌生,而且他们说的一些话题,她完全听不懂,更不知该如何参与,最后只是微笑着,坐在那里,静静地听着他们讲。
直到她看见了他,他和她印象中的有些不一样。个子长高了,比她高多了,大概有1米85吧。他又和她印象中的一样,一下就融入大家,谈笑风生。
他走过来用调侃的语气问她,遁隐山林修仙多年,终于肯现身见见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啦?
她说,她只是在邻市上学而已。
他说,他也在邻市上学。
聚会结束了,他们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轨迹上。回到熟悉的生活中,让她感觉到安心。
有一天,她在宿舍电脑前写稿,忽然QQ好友认证提示闪烁,她点开,是他的名字。她犹豫了一下,还是确认添加了。
他说,没什么特别的事,就是想保持联系,怕她又忽然消失不见了。
有时,她会熬夜写稿,她说晚上比较安静,能让她静下心来思考。有时确实因为一时灵感涌现,就想赶紧写下来,一写就忘了时间。
有时,凌晨了,他看到她还在线,就会发句话来提醒她早点休息。他知道她体质一直不好,咽喉又容易发炎。但他也知道,她不会听他的,因为她认定要做的事,就会坚持做下去,他知道她的固执,没人能改变,至少他不能。
她从来不会主动联系他。
他也不会经常去打扰她。
这是他们之间相处的默契。
那一年,她22岁。
那一年,他20岁。
她在准备大三的期末考试。
他在准备他的毕业论文。
他问她要不要去参加他的毕业典礼,因为她是他在这座城市唯一有联系的老同学。
她拒绝了,她说他毕业典礼当天她有一门考试。
那一年,她23岁。
那一年,他21岁。
她读大四。
他毕业了。毕业后他没有回家,而是留在这座城市工作。
一天晚上,他联系她,说他们公司这个周末会组织到她学校的体育馆打篮球赛,说比赛结束后,让她一尽地主之谊,带他逛逛校园。
她答应了。
虽然校园里不时有三三两两的同学经过,但这算是她和他自认识以来,第一次单独相处吧。她的学校很大,他知道她不喜欢做运动量大的事情,但她还是坚持带他参观了一些她认为校园里比较美的一些景点。看她气喘吁吁的样子,他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但他知道她答应了,就会很认真地做到,她就是这么固执。
有一次,他在网上找她聊天,调侃问她有男朋友没有。她说没有。他就问她有什么要求,同学一场,他给她介绍介绍。
她说,要长得比她高的,年纪比她大的,文化水平要和她相当。
又有一次,他在网上找她闲聊,他问她现在还没有集邮票和明信片。
她说有一直集邮,但是带邮戳的明信片不是想集就有的。
他说,他的朋友在全国各地,只要跟他们说一声,寄过来给她就好。
她拒绝了,她说她并不认识他们。
他说,只要他跟他们说是寄给他女朋友的,他们不会拒绝的。
她拒绝了,她说不会为了几张明信片而拿这种事开玩笑。她总是那么认真。
再有一次,他找她,说有事要找她帮忙。他说公司准备举办年会,需要带女伴,他想请她去。
她还是拒绝了。她说他可以请她大学的女同学去。她没有立场出席。
那一年,她24岁。
那一年,他22岁。
她毕业了。也留在了这座城市工作。她和一个女同学合租一房子。努力适应着新的环境,新的生活。
他继续着他的工作和生活。
他一般一两个月才会在线上找她闲聊一两次,说是要保持最基本的联系。而每一次,他都会问她找到男朋友没有,会继续帮她留意。
那一年,她25岁。
那一年,他23岁。
她室友要去其他城市发展,她要找房子搬了。
他知道她是路痴,所以就主动说陪她去找房子。
她本不想麻烦他的,但是自己又真的有点力不从心,于是就答应了找到后就请他吃饭作为感谢。
他根据她的要求提前在网上搜集了很多资料,然后连续陪她找了两天,看了很多房子,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她只能过两天再自己去找找看。见他周末两天都没有休息一直陪她找房子,毫无怨言,所以当天她还是坚持请他吃晚餐。那是她和他第一次单独吃饭。
后来,她一个人找到了房子,自己一个人打扫干净,又一个人把所有行李搬过来,一个人继续着在这座城市的生活,不同的是,她要重新适应一个人生活。
那一年,她27岁。
那一年,他25岁。
她第一次主动联系他,她说,她辞职了,会离开这里,回家。临走前,想请他吃个饭,就当饯别。
他问她回去以后有什么打算。
她说暂时没有,回去休息一段时间再说,但想去旅行几天,这几年只顾着工作,把自己绷得太紧了,想一个人出去走走。
他说真巧,他也打算出去走走,问她想去哪里,不介意的话就带上他。他说,两个人去没那么无聊。
他大概不放心她一个路痴自己出去吧。
她也没有拒绝,有人带着,也不至于那么害怕。而且他经常出去,也是个不错的向导。
出行前的一切都是他准备的,她只要当天带着行李准时出现在机场便可。
在出发前订房的时候,他说订那些公寓都比较大,一间两人住就可以,省钱,他说平时一班朋友出游都是住一间的,没关系的,反正他可以睡沙发。
她坚持要订两间。
他无法理解她的倔,但也只能接受。
办理登机手续时,他看了她的身份证,调侃了一句,原来你年龄比我大那么多。
在整个旅程里,他经常因为公事而忙着接电话,或是赶着回去酒店用带来的电脑工作。与其说他是来旅行的,还不如说是出差。
有时在街上走着,电话来了,就原地停下来,他讲他的公事,她就只能站在一旁等他,常常一站就是20分钟。行人都向他们投来异样的目光。那时,她觉得挺委屈的,会想还不如自己一个人来。
第四天,她终于忍不住了,问他为何休假还要处理那么多公事。
他才告诉她,其实他是偷溜出来的,年假也已经用完了,公司这段时间也比较忙,不批事假,所以他就借出差为由偷溜出来,但是工作不能拉下。
她看着他在那里傻傻地笑着,无奈地感叹,这个人到底在想什么啊?怎能如此胡来?不过之前的委屈倒也一扫而光。剩下的几天就好好相处吧。
其实她也没跟家人说,自己是跟一个男生出来旅行的,怕他们胡思乱想,或是误以为是她的男朋友。
旅程的后半段,她和他相处地还算融洽,她依旧把一切交由他来安排,心底里还是很信任他的。
旅程结束了。
她回家了。
他回到自己工作的城市。
他忽然意识到,原来从认识至今,他们一直学习、生活、工作在同一座城市,却一直若即若离。而这一次是他和她第一次分开两地了。他们依旧回到各自的生活。就像一直以来那样,什么都没有改变。
她回去半年了,他第一次联系她。他问她在做什么工作,她说没有工作,在家做少奶奶。他问她是否在家待嫁。她说,等着有人愿意娶她回去当少奶奶。
他和她有过几次闲聊,他每次都会问她,成功当少奶奶了没有。
她说还没有。
其实大学期间,有几个男生追过她,都被她拒绝了。家里人看她这个岁数还不谈恋爱,就想给她安排相亲,早点把婚事定下来。她拒绝了。她也不知道自己在等什么。可就在这无谓的等待中,日子一天天地过了。
那一年,她28岁。
那一年,他26岁。
她生病住院了,去了市里的医院,不在镇上。而他发来信息告诉她,他回来镇上几天,想找她出来叙叙旧,她说她刚好出去了,不在。
闲聊中,他又问她当少奶奶了没有,虽然知道她的答案,但他还是问出来了。他说,觉得现在这份工作工资太少,存不了钱,等准备好他要自己创业。
她说,其实她并没想过真的当少奶奶,只要那个人真心待她好,在她生病的时候愿意照顾她,不嫌弃她就好。但这应该更难找吧。
一周后,她出院了,他回去了。
又过了两天,他又发信息给她,说今天参观了一个创业展,很有启发,全身血液沸腾,很有冲动想要创业。不过他想先辞职,花一年时间,当背包客,到各地走走,体验生活之余,还可以发掘商机。
她祝他,一路顺风。
他问她,要不要给她寄明信片。
她说好,每去一个地方就给她寄一张,这样一年就可以集到全国各地的明信片了。
他对她说,如果暂时没有结婚的打算,不如找份工作吧,当打发时间也好。
她说好。
他出发了,再没有发过信息给她。但她偶尔会收到他的明信片。
她和他的相处方式就如同一片平静的湖面,偶尔被投进一颗小石子,荡起丝丝涟漪,而后又恢复平静,了无痕迹。
他写给她的明信片中,一开始,主要都是写自己在哪里,那里的风景如何。慢慢地,就会写他在那个地方的见闻,他的感悟。后来,他所写的内容透露出对她的思念,从意识到那刻起,他就没有再寄明信片给她了。他依旧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给她写一张,然后他把那些明信片一张张收集起来,打算回去以后,亲手拿给她。有些话,他想亲口对她说。
那一年,她29岁。
那一年,他27岁。
他打电话给她,说他要回来了,有礼物送给她,等他回来约她见面。然后匆匆挂掉。他知道她不太喜欢讲电话。所以他平时都是给她发信息的。但这次,他只是想听听她的声音。
咖啡厅内,他调侃她说,怎么一年不见,憔悴了那么多,要注意保养啊,不然嫁不出去的。
她抿了一口咖啡说,她下个月就要结婚了,最近都在忙婚礼的事,所以比较累。平静的像在说着别人的事。
他一时间不知道该做何反应,许久之后,才问她,为何如此突然。
她说,她已经不小了,不能再继续任性地等下去了。她举起咖啡杯问他,你不恭喜我吗?我终于不负所望,在30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了。
他也举起了手中的咖啡杯,与她碰杯后,说了一句恭喜,然后闷了一口咖啡,苦。
那天以后,湖面又恢复了平静。他没有再离开了,而是决定在这座城市开始筹备创业。只是,那天之后,他再也没有去打扰那位准新娘了。
那一年,他29岁。
初中同学又组织了一场聚会。和上一次不一样,这次很多同学都已经结婚了,除了谈工作就是谈另一半和孩子。
这一次,他没有看见她。他调侃了一句问她是不是忙着在家相夫教子所以不来了。
有一个人知情的同学犹豫了许久而后道出,她没有要结婚,她……
那一年,他30岁。
他的公司上轨道后,他就筹备开了这家咖啡馆。
她说过,想开一家咖啡馆,以旅行为主题的。她说,想边喝咖啡边听人分享旅途中的故事。
他说过,想开一家咖啡馆,以书为主题的,可以边看书边喝咖啡。
这就是他们想要的生活。
这家咖啡馆,他用了她的英文名来命名。里面随处可见都是书,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跟旅行相关的。咖啡馆内醒目的地方,有一处明信片墙,上面贴着一些顾客从世界各地寄来的明信片,内容是分享他们在旅途中的故事。
墙上有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我又来到我们一起来过的这座城市,去了那些我们一起看过的风景,可怎么看都没有印象中那么美,想了很久,才终于发现,风景之所以美,是因为你陪在我身边。有你在的城市,才能让我感到安心。这是我这段旅程最大的感悟。我已经浪费了整整一年,明天我会回去,到时候,我有很重要的话要对你说。等我。”
那便是他回来前写的最后一张没有寄出的明信片,本想那天交给她的。
但她终究没有收到。
有些情愫,
说不清,也道不明。
既然无法说破,那就埋藏在心里,抑或是让之随风飘逝。
在美好的时光里相遇,又在恰当的时候别离,那便是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