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后没多久,王睿奇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做为团委的宣传委员他,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聚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成立了时下流行的文学社,社员有褚筱然、傅佑中、姜丽娟和孔蓓蓓。王睿奇还按照一般文学社的职位设置,每个人职责明确,他自任社长,开朗活泼的褚筱然任副社长,会画画的傅佑中任编辑,能说会道的姜丽娟任宣传,认真负责的孔蓓蓓任校对。成立文学社一是因为王睿奇那时确实对文学着了迷,二是他无法明说的原因,就是可以把褚筱然拉进来,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找机会和她单独相处了。因为当时学校为了彰显自己的活力,表面上鼓励学生成立各种社团组织,实际上老师私下里是反对的,反对的理由就是有些学生打着社团的名义,经常旷课,影响了学习成绩,特别像高一(2)班的班主任彭老师,更是个中的旗帜。彭老师甚至还私下找过王睿奇,跟他说做做样子得了,没必要每两周办一次活动,多耽误学习啊。王睿奇说开展社团活动是学校提倡的,哪能说停就停啊。彭老师没想到王睿奇会这样回答他,他也不好再说什么。文学社成立之初,他们也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于是王睿奇去向语文老师马文芳请教,他们还像模像样的请马老师做他们的顾问,马老师也欣然同意了。他们就从共读《红楼梦》,尝试学着欣赏中国古典文学开始,于是几个“伪文学青年”就在真文学青年的指导下,开始了他们探索自己文学梦想的道路。
他们利用周末的时间,或去郊区踏青,或在校园畅谈,或去褚筱然家做他们的手抄报“青青草”,青青草是他们文学社的名字,还是马老师帮助取的呢,寓意青草萌芽,梦想起航的意思。褚筱然家在县城的中心,自己家有一座二层小楼,和王睿奇他们比起来,算是“土豪”了。褚筱然的爸爸是原来林场的老员工,所以她家在林场也有承包的果园,每当王睿奇他们几个过去,总能吃到应季的水果,真的算是有口福了。褚筱然的父母比较热情好客,偶尔他们几个还能蹭顿好吃的,所以这也是她家成为文学社聚集地的原因。
褚筱然充分发挥了自己热情、活泼、开朗的优势,当大家思路陷入僵局的时候,她总能让气氛重新活跃起来,并且有时她的点子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经过半个月紧张的学习,所以每当文学社社员聚集时,就像是他们几个的欢乐派对,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让自己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下来。当时“青青草”的风格,基本就是王睿奇和褚筱然性格的体现。王睿奇性格偏内向,身上有中国古典文学的味道,而褚筱然却活泼、开朗,尽显新文艺的风采。两个人的风格相结合,使得每一期的“青青草”,都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成为班里争相传阅的对象。“青青草”完美呈现的背后,离不开傅佑中对美的完美诠释。说实话,傅佑中能把王睿奇他们的想法通过手中的画笔展现的这么完美,也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因为原来他们也只是听说傅佑中会画画,但他毕竟没有专门学过美术,因此王睿奇对他的美术天赋,算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这个天赋以后也给傅佑中指明了职业的方向。
经过两个学期的运行,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青青草”文学社的运行戛然而止。但这段时间,却是王睿奇高中三年最美好的回忆,而王睿奇也收获了傅佑中这位人生中的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