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今日阅读小记,一作分享,二作记忆。
1、教师阅读的核心书目《皮亚杰教育论著选》、《育人三部曲》、《后现代课程观》、《爱弥儿》等等几十本书。
感受:老师列举了这么多教师阅读核心书目,也就听过几本书的名字,几个作者的名字,至于书是完全没有看过的,一看书名就感觉理论特别深,是特别怕阅读的,这类的书读起来如同嚼蜡,艰涩难懂。
自己真是一个孤陋寡闻的小学生啊!
犹记得席校长从县城学校带回来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观》,初看包装,真是本好书,再翻书的内容,字小且多,也就翻了几页之后,就再也没有勇气拿来读了,不是偷懒不读,是感觉自己读不懂,更体会不到文中的深意,所以果断放弃了。
现在想想,为什么没有坚持下去,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的文化积淀太浅,所以对于理论性的东西,大都理解不动,可如果一味的回避,也是不行的,万事开头难,只要肯开头,就不算难。
2、一个学校建设理想的教师阅读生态环境,需要提前做好顶层设计。
感受:真正的教育生态是什么?老师怎样才能实现阅读生态呢?重要的是离不开校长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自身想要学习的愿望。
领导就是我们的灯塔,后面的所有人都是追随者,所以,只有领导的方向明晰,一切才有可能,如果领导只是把阅读这件事落实在口头上,那老师们的阅读状态,阅读环境,阅读效果一定不是太好,所以,领导很重要啊!
为什么我说还离不开自己想要学习的欲望呢?就拿我做的一个综合实践活动为例,起初,我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做成什么样子,在席校长的指导下,自己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把活动设计为几个框架,所有的活动都有章可循,结果也是特别喜人,收获颇多,如果现在你再问我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我一定可以清晰的给你列举一二三的。
所以,只有领导的支持也不行,你不行动,一切等于零,既有领导支持,也有自身行动,才能让教师阅读生态环境日益趋近理想化,当然,这也是我们所期盼的一种状态。
3、智慧的学校管理者,非常懂得在工作时间给教师“留白”的艺术......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所有的人都走在阅读成长的路上。
4、一个学校,经费再少也要买书,校长再忙也要谈书,师资再弱,也要送书,分数再低也要读书,唯有如此,学校才能到处弥漫着迷人而又持久的书香。
感受:为什么连着抄下这两句话,因为说的是太实际,太贴切,也太有感触了,所以把这两句话放在一块儿来品味了。
我们可以依托学校图书馆,和学生共读书;依托家庭,和家人一起阅读;依托同事朋友,和他们共同阅读。
可以选择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双向的交流,这个过程就是由内化到输出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炼“的过程,一个人的思想是狭隘的,一群人的分享才会让视野更开阔,会收获更多,思考更多,考虑更全面。
就如我们读书会,席老师第一件事就是给大家发书,熊老师也给大家赠书,我们看到的是书本,收到的却是无形的阅读力量,激励着我们开启阅读之旅,坚持阅读,坚持记录,坚持反思。
还记得席老师对我说过:“燕琴,你买的书,尽量都开发票,不能让这加重你的家庭生活压力,读过的书,都可以收藏在学校的图书馆里,这样,其他老师也可以阅读。”
这是一位真诚的校长,用自己最真诚的行动在告诉他的老师们:我不但口头上支持你阅读,行动上也大力支持,即使学校经费紧张,对于阅读,从不吝啬。
坚持一年,坚持两年......日积月累,学校的书多了,老师阅读的丰富了,那我们整个的精神氛围一定是更丰富了。
阅读这件事,你觉得重要,就很重要,你觉得毫无意义,那就真的是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