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上的“小开关”——治疗男性不育的新方法

近期《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称,精子上存在控制其游向卵细胞的“小开关”。这一发现可能为男性不育症带来新的治疗方法。

2002年的数据显示,确诊不育的男性中,精子存在问题的就占了14%。

首先我们要了解……

事实上,精子本身活动性并不强,它们通常在男性生殖系统中“安分守己”。如果不是受到黄体酮(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的刺激,它们根本无法找到卵细胞。

增加精子的活动性,必须使其中的钙离子穿过线粒体外膜进入精子尾部——“鞭毛”,来推动精子前行。而这个过程需要精子中的“人源重组蛋白”(CatSper)和鞭毛中的相似蛋白质结合。

当前的研究试图在证实,黄体酮是直接还是间接作用于“人源重组蛋白”来促使精子活动。

“小开关”是什么?

研究者想了解究竟是什么激发精子的运动,还通过一系列实验在精子尾巴中发现并分离出了ABHD2酶。

并且证实:如果没有ABHD2酶,黄体酮无法使精子活跃起来。文章作者称,“黄体酮通过结合精子上的ABHD2酶打开钙离子通往鞭毛的通道,从而激活精子活动性。”

避孕新途径

除了帮助治疗不育症外,此项研究也有助于研发一种新的避孕药。美国国家儿童保健和人类发育研究所数据库男性生殖健康项目主持人、该研究项目的资助人Stuart Moss称,“研发阻止ABHD2酶起作用的新药物可以使精子找不到卵细胞,从而成功避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