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接连创造背背佳、好记星、8848之后,“小罐茶”老板又出奇制胜地站到了舆论的风口。这一次,是因为有网友对“小罐茶”广告中提及的八位大师“手工制茶”,却能在一年内销量突破二十亿提出质疑,“小罐茶”随后回应,”大师作“含义是大师作品,并非”手工炒制“,这一解释让消费者大跌眼镜、直呼交了智商税之余,也让人们对目前嚣张的的虚假宣传乱象倒尽胃口。
我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明确禁止虚假广告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则对”虚假广告“行为作了更明确的定义,即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很明显,许多商家已经超越了法律对其宣传方式的容忍限度,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甚至明目张胆地违法犯罪。
虚假广告、虚假宣传行为之所以在今天频频被曝光,折射出行业自律的缺失,和既已形成的不良行业风气。同一款牙刷,经过美颜相机的一键翻新,ins风式的摆拍,再加上网红的背书和大量营销软文的吹捧,赋之以神乎其神的功效,便可以卖出几百倍的价格,在一夜之间可以完成上万笔订单,这在现代社会已不是什么稀奇事。在这样的暴利之下,从业者很难不受到浮躁的商业风气的影响,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产品的宣传和包装上。久而久之,商家间形成一种哄抬价格、夸大宣传的默契,水涨船高,消费者也自然而然地迷失在各样不实的产品信息中。而这种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监管的松懈。管理层对不良商业竞争行为采取消极纵容的态度,使得更多从业者在低违法成本和高额利润之间权衡,势必会加剧劣币驱逐良币的势态。
这显然是一个恶性循环。商业社会诚信文化的销声匿迹,不但会将一些原本潜心做产品的中小型企业挤兑、埋没,而且会消磨消费者的信任,加速行业危机的爆发。相比于过去的网购红利时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抱怨“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巨大反差,而更愿意到实体店里体验和购买产品,或量身制定适合自己的产品。这并不是时代的倒退,而是对良好市场秩序的呼召。除此之外,”利“字当头的商业文化,难免冲击社会氛围和影响公民行为模式。这在最近的网络新词”人设“中可见端倪,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达到吸粉和增加流量的目的,许多公众人物和自媒体着手于以人们认可度为基准,打造或个性、或完美的形象来适应社会。
因此,要彻底杜绝这一现象,离不开监管部门正本清源的措施,提高对广告和产品符合度的核查,大力打击虚假广告行为,提高罚款金额,并建立产品和行业黑名单制度,肃清不合格产品。对于虚假广告内容和范围的确定,应颁布相应的细则予以明确。当明显违法的虚假广告案件出现时,不能仅作为个案处理,而应对整个行业作出通报和警示。消费者作为产品的使用者,对相关不法行为具有高度敏感性,应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发挥消费者的作用,实现对虚假宣传的全方位曝光和举报。商家也应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精力放在产品功能创新迭代、产品质量升级优化和提升服务质量上,打造硬核竞争力,形成良性竞争,修正行业病灶。
企业做大做强或许可以依靠一时的投机取巧,但企业要想”万年青“,要想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诚实可靠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