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学习体会16
今天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后的第61天,阅读了魏忠教授的《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的第四章《此案,彼岸》的第4—6节。
4.4 被恐惧绑架的中国基础教育
社会学童荔博士回国发现最重视教育的人群是出租车司机,有个出租车司机对他说:“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绝不能让孩子过自己这样的苦日子。”结果就是,从小学开始,这个出租车司机就攒钱为孩子上补习班,三年初中,花光了司机8年的积蓄。
这场竞争是由社会底层的恐惧造成,也更加增大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逃离恐惧的竞争就是家境的竞争,在这场应试教育的竞赛中,穷的更穷。非上海生源和农村生源中,考上好大学的比例和家境的关系并不密切。
是否这样的竞争就造就了人才的培养和人的成功呢?在IT行业,几乎有一个普遍现象,那就好似很多最优秀的工程师,就是大专或者根本没有上过大学的。他们被补习班和恐惧早早抛弃,却也失去了被中国高等教育污染的机会。
从培养人格角度和创新角度,60多年来是惨痛的失败,而30年来更是教育学值得深思的反面典型。成绩和就业是次要的,那些从小到大充斥着恐惧的孩子,一心要超越别人,等到了成年,除了竞争和自私,似乎不会其他东西,友爱、能力、协作、感恩,这些普世价值,被应试的主流排除在教育之外。
4.5 学管仲,还是学孔子
教育体系,是独立于其他教育,体现个性特征的一整套教育流程和制度及投资主体。相比起大国和大的体系的多元性,小国的教育发展,更多地依赖于经济、教育战略和充分利用国际化资源。
学校体系成功,“相似的学习人群”是必要的条件,这点往往被我们强调教育者的努力和作用而忽视。与此类似的是,中国各种高中名校和大学名校的教育质量,学生的优秀并不能证明教育质量的优秀,因为生源本身就是一个不平等的竞争。
美国加州公立特许学校体系,并不是富人和好生源的学校体系,而是相反的。然而,正是由于把“不怎么好的学校和学生集中在一起”管理,正如管仲当年做的那样,才使这个学校体系成为持续进步的学校体系。
几百年来,人文和环境因素还是主导因素,关键不是你禁不禁,而是因势利导。从这个角度上讲,美国的教育先进,20个持续进步的教育系统占好几个,原因呢,是学了管仲,没有学孔子。
4.6 信息工具与教育的基础
当我们为华人也能够获得诺贝尔奖而自豪的时候,甚至自诩基础教育“赢在起点”的时候,如果经过冷静分析,不得不承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不是我们这个60多年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
信息社会,面临不同的信息压力和信息工具,接受过不同基础教育的人,所体现出来的行为、能力与情商也是不同的。很多时候,在信息压力面前,我们很可能顷刻就被打回我们所受的基础教育的原形。
中国教育背景下孩子,就数学物理化学基础学科的知识来说确实比同龄美国孩子要扎实。我们陶醉于的基础教育优越,也许是源自于华人和东方文化对分数的重视而已,而信息社会真正的基础,是这些分数吗?
王红教授说:“尽管中国的中小学生为学生奠定了很扎实的知识基础,但未必是学生进一步发展和学习的必需基础,相反,过多过重的知识学习,常常会压抑和挫伤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就拿现在大家都很关注的创新人才培养来说,很多研究已经表明,创新所需要的基础,并不是知识性基础而是美国中小学特别关注的好奇、探究、兴趣、质疑等为核心的能力性基础。在信息社会中,这种“基础性的作用”很快就会被网络和云所替代。也许用不了多少时间,东方式的“基础科研人员”,将逐渐退出美国的高校和研究所,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中国的人种都会退化”之说并非危言耸听。
在美国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学校采取的是鼓励教育和个性发展,既培养出来出类拔萃的精英,确实也培养出了大量的经过10多年的教育,到高中毕业却加减乘除一塌糊涂的学生。教育学研究越深入,就是社会学范畴的东西,它非常复杂。但是对于信息压力视角下的基础教育来说,东方应学习西方,西方也要学习和借鉴东方。不过,千万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我们还在某个领域能够抗衡美国,在教育方面,不要说对抗,我们甚至还没有启蒙。
近年来,关注研究教育的人,不难发现中国的教育在发展中确实遇到一些问题:择校、补课、减负、应试教育……正如作者所说,中国的孩子基础知识确实比美国孩子扎实,但我们对分数的过度重视,沉重的学习负担,反而会压抑和挫伤学生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创新需要的并不是知识性基础,而是以好奇、探究、兴趣、质疑等为核心的能力性基础。“高分低能”束缚了孩子们的思维,“考试机器”也不适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基础教育也到了应该做出相应变革的时候。注重素质教育,培育创新人才,应该成为新时代教育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