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大休,晚上正在陪女儿看电视。手机响了,是一位学生家长打过来的。
康老师,我今天去接女儿,居然寝室换了,我们都不知道,正是九年级,稳定为主,怎么能随便就调换寝室呢?另外,回到家一测视力,居然近视提高了一百多度。俺妮儿一直都在后面坐,你考虑过她的感受吗?现在学习压力那么大,思想可不能有什么波动,现在的情况,我们不乐意。我对孩子的学习有自己的想法可能与你不一样,我们一直很欣赏你的管理,但现在不这样认为了?……
我想解释一下关于教室里座位与调换寝室的原则,他却一直在说,我就不再打断,一直听他慢慢倾诉。
我想,也许他看到孩子的座位一直在后排,寝室也换了,的确很意外,情绪受到影响了吧。
我耐心地听他说完,答应说:好吧,我开学会做一个调整。
挂了电话,再打开微信,才发现,孩子的妈妈也在微信中已经留言,我因为放假没在意,没有及时回复。
孩子妈妈在微信中也表达了对孩子一直在后排座位的不满。
朦是个懂事的孩子,一般不会有过多的行为,关于寝室和座位的事,老师你们应该听听孩子的心声,朦一共上了快三年了,二年半都是坐在后边,孩子给你反应了多次。也没实现自己的愿望,倾听孩子的心声是有必要的,你是开明的老师,又是搞心理的你应该懂的,别的我就不多说了😊 也希望你能理解。
读了微信留言,我也很生气:班主任是管理全班学生的,不只是一个。调座位,也是有原则的。不会因为某一个学生单独调换吧。调寝室也是提前做好学生的解释工作才做的,无非是朝向问题,和谁在一起的问题。孩子因为寝室波动,也不是因为寝室本身,而是与之前闹矛盾的一名女生住在一起,不太自在。我这几天也注意到她的情绪变化,专门谈了两次话,还写了日志呢。
我这么关注你们孩子,还有意见?
我很生气,为家长的不理解而生气,为自己对孩子付出那么多而生气。
我把简书里与女生有关的日志转发到她妈妈的微信里,没再说别的话,希望她能理解老师的用心。
睡前,仍旧在反思这件事,突然想起,似乎她们向我说过,因为视力的问题,想让孩子坐在前排。我都因为是以小组排的,把她放在小组里,固定在最后几排了。
我对学生讲过:我们教室不大,学生不多,坐在哪里都应该能够认真学习,好几位优秀后也曾经坐在后排呀?
经过认真反思,我想到了,他们对孩子座位、寝室安排的不满,不在事件本身,而在于我对孩子的及家长意愿的忽视。
想到这里,我释然了。
第二天,我以微信中看到孩子妈妈针对我日志的留言。
老师信育写的很好,但是树挪还得几天反苗,更何况是人在不情愿,在别的同学嘲笑下能推动学习成绩吗?值得深思,你平常换个房间睡觉还睡不着,更何况是在这么大的压力下,你走着看吧。在轻松舒畅学习更能提高学习成绩,这么一出别让学生有厌倦情绪。
我想解释这不是信育,不是把教育只停留在书写上,而是在实际生活中这样教育的真实记录。但我又担心自己的解释越多,对方的误解也越多。
我看出家长对孩子学习压力的担忧,对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不信任。
我转发了一篇公众号文章《过度担心是对孩子的诅咒》。
之后,她妈妈回复:
过度担心是对孩子的诅咒,给我讲的吧。给孩子谈过心了,让老师这种压力变动力,这算什么,以后遇见的事还会很多,要越战越勇,牛气十足。
从中,我看出她的耐烦和不理解。
我其实也想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不要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但这会不会在别的家长或老师、领导眼里变成放纵学生,要求松懈呢?
家长觉得我的教育有问题,我也觉得这样的要求不是我所想要的,我也想以更科学高效轻松的方式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自己。
理念人人都有,我也不想与她争辩了。
我发了条微信回复:
我理解你们看到孩子视力一下下降那么多的惊讶,因为我女儿在初中时也是一年甚至一学期下降一百度的情况。这样吧,我们也不在理念上争辩了,作为家长,咱想让老师如何,才能更好地有利于艺朦的学习呢?(毕竟一个孩子一个样,老师也有考虑不周之处)
实际上,我在向家长示弱,我们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吗?看她有什么具体要求,我尽力去满足就行了。这也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出出自己明确的要求。
对方似乎也理解了我的无奈,回复道:
哈哈,老师也好无奈啊,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你和我的位置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但是要的结果是相同的,我是害怕频繁的调寝室,打击孩子,你有你的出发点,我有我的顾虑,这段时间朦心理不是太健康,请老师多沟通多引导,要是方便的情况下,能否满足一下朦的愿望,让她做到前边一点。一是她眼睛👀 不是太好,二是她对我讲做到后边,老是听得不太清楚,老师重视程度也不同(别的老师)自己也没有太多自信,本来脸上痘痘就够多了又有红伤并留了疤,有坐在后边,又因考试不好调了寝室可能心情坏到了极点,这以上情况让她越发的没有自信了。也请老师满足一下朦的愿望。别的也没有过多的要求。谢谢老师,同时也请老师理解一下作为家长的心。
从这段言辞中,我读出了她的释怀和要求。我也放松下来,明确了对方的要求,我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开展工作了。一场家校沟通的困局,算是基本解开了。
周四返校,我向前三排女生征集志愿者,看有谁愿意主动提出临时认座位给朦,让她坐在前排,一直到期中考试后。
张雅举起了手,我让她们马上换。并表示对她的感谢。
回顾整个事件,我的感受:
遇到问题,不能太情绪化,更不能相互抱怨冷静地思考,找出矛盾的根本点,明确双方的出发点和诉求,才能更快速地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影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