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互联网本身并不产生价值,其价值在于其所承载的信息。互联网的价值来源于其加速了信息流动,促进了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流动,注意核心在于信息流动的准确性。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信息流动的角度去理解移动互联网下的内容型APP设计呢?
事实上,人类的发展历史本身就是信息流动的历史。从青铜器上的甲骨文,到轻柔纸张上的挥毫泼墨;从废墟中的烽火台,到遍布每一个角落的邮政系统;无不记录着人们对于信息的记录传递进行的持之不懈的探索。事实上,在曾经闭塞的人类社会,谁掌握了足够有效的信息,谁便掌握了生活的主动权。从古至今,无一例外。那么,你也许会问,在信息的获取如此便利的今天,难道信息对于人们的影响还是如此巨大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古今有一个巨大的差别,在信息闭塞的年代,当记录传递信息的媒介趋于匮乏之时,信息作为一种珍贵的资料,自其产生之时便会因为种种外在条件的限制而趋于高品质。因此,人们欠缺的是获取信息的渠道,手段。而在今天,信息的产生于流通是如此泛滥,因而人们关注的焦点已经不再是如何获取信息,而是如何摆脱垃圾信息的干扰以及如何获取有效信息。因而,APP的价值就在于过滤信息。在我看来,每一个APP用户都是一个哈利波特,APP就像《哈利波特》中的魔镜,呈现的永远都应该是用户想看到的信息,当然区别在于电影中的魔镜是在谄媚哈利,而APP应该做的是客观的呈现用户想看到的信息。这是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APP对每一个饱受信息干扰的用户最大的价值。
那么,APP如何能够做到为每一位用户过滤信息呢?从信息流通角度看,首先平台应该清楚目标用户群的诉求,以制定过滤信息的机制(此时的过滤是平台行为非用户行为),这里的过滤机制是基于产品战略,基于目标人群对平台聚焦信息的划定。但是注意我这里用的词是“用户群”,平台针对的用户永远都是一个群体,那么当系统为整个群体过滤出符合该用户群的信息之后,应该思考的是单个用户如何获取目标信息的问题。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平台内部对于过滤信息的梳理、过滤机制的设计与呈现的问题。很明显,平台此时应该做的是提供给用户一种过滤机制(用户行为)帮助用户获取平台内目标信息。
从信息来源角度考虑,信息一般分作两类,来自外部与来自内部。当平台以外部信息源为主时,平台所针对的外部信息源类型一般比较单一化。譬如商品信息源、譬如房屋信息源,譬如酒店预订信息源等等,系统一般会根据信息对于潜在用户的价值而采取两种呈现方式,如果每一条信息对于浏览者都有一定的潜在需求,那么平台一般会将信息以标签的形式分门别类展示于首页(淘宝);如果浏览者对于目标信息要求较为严苛,那么平台一般会将信息隐藏,首先呈现给用户的是一系列的筛选项帮助用户缩小信息范围,再将经过筛选的信息以标签的形式展示(去哪儿网)。当平台以内部自身生产的信息为主时,信息源类型多半比较多元化,且质量参差,因而平台一般会让用户自主选择页面呈现的信息内容,此时平台多半采用以用户之间的关系为纽带,以搜索、标签为辅来呈现信息(知乎)。信息源自外部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淘宝,众所周知淘宝聚集了大量的商户在平台发布商品信息,当商户发布了商品信息之后,这些信息会自然而然的吸引相应的用户来到平台查看目标信息,也就是说对于淘宝这种平台应该是先有信息再有用户,但很明显这类产品前期需要运营团队的强力行动才可以使得平台汇聚大量有效信息。信息源于内部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微信,从微信各个版本迭代来看早期微信设计异常简洁,平台本身并不提供任何信息,只有当积累了较大量的用户之后,依靠用户自身产生有效信息,以及通过不同的机制引导用户生产有价值的信息,之后依靠平台内部产生的这些信息不断吸引用户。这两种模式各有其不同点。淘宝这种依靠外部引入信息的模式就像古代告示,当告示贴出来之后,会吸引用户聚拢过来,人群(这是一个陌生人群)聚拢之后,人们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偶尔会交流一两句,但是当获取信息结束后马上会散开。微信这种依靠内部机制吸引用户之后依靠用户生产信息的模式更像是春秋时期招募宾客的王公贵族,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决定到哪里做宾客,在这里宾客之间会慢慢熟识建立关系,甚至用户还会在宾客间偶遇自己的故友。这也就解释了淘宝为何难以做社交,淘宝式的外部引入信息模式像是一个广场,而广场(天然的带有公共属性)之中人往往带有警惕性,是很难产生私人关系的。而微信式的内部生产信息模式更像一个私人会客厅,在这里人们更倾向于建立私人关系。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人们建立私人关系的紧密程度取决于平台吸引用户的能力以及平台帮助用户维护私人关系的机制。绝大多数平台是通过淘宝式的聚拢信息的模式获取用户,当然也不乏微信这种先期吸引用户通过用户生产内容的平台,但是这种平台普遍后期盈利点匮乏,一旦引入广告又会破坏平台赖以吸引用户的环境。因而往往会因为没有盈利模式而导致失败。绝大多数平台试图在淘宝模式与微信模式之间寻求一个平衡,因此大量的平台在积累了一定量的用户之后会探索建立社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对于社交的探索应该定位于轻社交,原因在于平台获取信息以及平台内部展示信息的模式有淘宝式的广场属性,因而用户很难在这里建立亲密关系,而一旦用户建立了亲密关系很快就会转移到微信等熟人社交平台上去,因此建立社区的目的不应该以促进用户深度交流为目的,而应该以促进用户沉淀出对平台有价值的内容为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肯定困难重重。
对于内容型APP用户进入平台之后,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不停地筛选信息。而用户能否最快的达到目标取决于平台对于信息的梳理、筛选机制的设计以及内容呈现方式。
所谓的梳理就是平台依据用户的需求对平台进行的功能架构设计,按照平台信息源于外部与内部,梳理机制有着较大的差别。信息源于外部的平台,往往在进行产品功能架构时往往偏重于对内容进行标签式的分类。而信息源于内部的平台在进行产品功能架构时往往偏重于平台赖以吸引用户的功能机制。信息源于外部的平台以猫眼电影为例,用户登录猫眼电影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电影信息,尤其是电影票。我们看猫眼电影是如何架构产品的:基于电影名称的电影票查询页面,基于电影院的电影票查询页面,基于探索的电影发现页面,以及个人信息管理页面。猫眼电影分别以影院以及电影两个标签为线索对电影信息进行梳理,完全符合用户对于信息的搜索诉求,事实上猫眼电影的产品架构就是以电影票信息筛选为主。信息源于内部的平台以知乎为例,知乎整个平台是以问答机制来进行内容运营的,因此知乎移动端的功能架构以关注的用户为内容呈现的核心,以搜索以及基于问答机制沉淀出的内容与人而建立的相应功能模块标签(live、圆桌等)为辅助进行页面的功能架构。
由于平台信息获取方式的不同而呈现的平台内部信息筛选机制也有着明显的差异。绝大多数外部获取信息的平台会以提供譬如个性化推荐,譬如搜索,譬如热门XX等等为主。不同的平台依据其侧重点的不同,使用的筛选机制也会有所不同,譬如网易云音乐的个性化推荐,譬如淘宝的针对大量的商品信息设计的标签筛选系统。当然也有例外,譬如滴滴打车,这主要是由于打车这一行为对于目标信息出现时间的高要求,以及信息筛选的耗时性,使得系统舍弃了用户筛选环节,直接根据用户的筛选条件呈现结果,从用户角度看与时效性相比牺牲筛选的自主性是值得的。总体来看,信息源于外部的平台,信息是主体,人是被动式地筛选。而绝大多数内部自身生产内容的平台,功能架构侧重于吸引用户使用平台的机制。譬如微信平台是以人与人之间的通讯为平台存在的根基,因此其内容筛选机制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关注与否来确定的。且通过合理的屏蔽机制使得人们在维护相互之间的关系的同时不至于被“垃圾信息”干扰。总体来看,信息源于内部的平台,人是主体,可主动屏蔽信息。
至于呈现方式暂且不表。
�������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