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听椰子🥥讲了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讲得很好,有许多知识都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改掉一些坏毛病/培养一些好习惯。我大致受益于以下三点:
一、为自己营造“场”
原理:
所谓“场”,就是我们心中的“在一个空间应该做什么”。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越纯粹,这个场的力量就越强大。
怎么做:
对于某个特定场所,如卧室、书房,我们只在这个地点干一件事。
例如,我想克服躺在床上玩手机的坏习惯,那么不要将手机拿上床;如果可以,找到另一个“玩手机处”,在那个地方只玩手机,不干别的。久而久之,我们在床上玩手机,便觉得不舒服,甚至在非“玩手机处”玩,也会不舒服。
二、不要过分苛责自己
原理:
当我们感到焦虑、自责时,会去做帮我们摆脱消极情绪的事情,而做这些事情会让我们更加焦虑,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例如,我们在学习时玩了一小时手机,看看已经过去的时间,内心非常焦虑自责,已经无法再投身于学习,于是,为了改善情绪,我们只好继续去玩手机。
怎么做: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佛系一点看待,不要太责怪自己。
如果还是想自责,问问自己“我这样想有用吗?”,“我怎么做可以改善现状?”,然后付诸行动。
三、用“成长型”的眼光来看自己
原理:
成长型思维大致包含三点:一切皆可通过努力而提高、犯错可以让我们进步、放下对完美世界的设想,接纳不如意。
怎么做:
1. 当我们面对挫折时,不要认为”我能力不行,永远做不成事情“,相反,可以这样想”我没把事情做好,是因为暂时能力不足,我需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争取下一次做好。“
2. 把”犯错“理解为一个好机会,一个可以提高自己的机会。甚至主动揭示自己会犯错、主动去寻找犯错机会。
3. 与其要求外部世界复合期望,不如要求自己。比如,我们希望升职加薪,所以要要求自己认真工作。